岁的男人,双方就此结为道侣。
这样的一双神仙眷侣,实在是太过稀罕。天下哗然。
就连那个喜欢一露面就跟人干架的真无敌,白玉京二掌教余斗,都破例亲临婚宴道贺了,而且就跟孙道长坐在同一张主桌上,双方这都没打起来,由此可见,徐隽的面子有多大。
此外主桌上还有三掌教陆沉,以及一位籍籍无名的女冠,但是她既然能够坐在主桌,道法如何,傻子都猜得到。
一座青冥天下,徐隽一人手握两大宗门。
白玉京三掌教陆沉,玄都观孙怀中,浩然天下的文庙亚圣,以及天下炼丹第一人,好像都曾对他颇为看好,各有传授道法学问。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命硬且命好,还会做人。
事实上,徐隽还真不是那种城府深沉之辈,想法简单,很多时候甚至有点天真。不过遇到坎坷,身陷困境,却总能逢凶化吉。
武夫戚鼓与好友王原箓曾经同行,秘密来此一趟,因为两人是老乡,都出身于那个大王朝的五陵郡,戚鼓是来找袁滢询问一事,就是那个陈隐官的九境到底如何。
王原箓是个沉默寡言的矮小青年,貌不惊人,甚至还带着几分天生的畏缩神色,如果脱掉身上那件道袍,简直就是乡野村落的庄稼汉,哪怕衣衫洁净,也给人一种邋里邋遢的感觉,一双小眼睛,哪怕是在规规矩矩看人,估计都会被女子误以为是个贼眉鼠眼的光棍汉。
可事实上,这位出身不正的年轻道士,打架的本事,极高。一般情况是个愿意让步的人,可只要出手了,就极其狠辣,绝不留活口。有好事者帮忙算过,在王原箓只管一个人闷头修行的登山路上,有据可查的出手次数,总计十六次。光是谱牒道官,就被他宰掉了将近百人。
陆台对那个莽夫戚琦没什么好脸色,反而与王原箓聊得挺投缘,酒桌上,王原箓好像天生胆小,且腼腆,都不懂找话与人敬酒,次次被陆台敬酒了,都会习惯性低头弯腰,双手持杯,二话不说,一饮而尽。
最后这位顶着米贼头衔的青年道士,约莫是被陆台敬酒敬多了,竟然喝高了,眼眶泛红,哽咽道“额这些年日子过得可苦可苦,着不住咧。”
今夜月明星稀,水边亭子里,陆台靠着亭柱,闭目养神,轻轻摇扇。
善有善缘,扇有善缘。
袁滢坐在一旁翻阅一本出自藕花福地的诗词集,据说是个名叫朱敛的富贵公子编撰的,在袁滢看来,那些诗词良莠不齐,倒是朱敛的评注,有极多的醒人心目处。
“结笔,柔厚在此,大有甘醇味,尤其能使名利场醉汉,无限受用。”
“起七字最妙,秀绝,非不食人间香火者,不能有此出尘语。”“炎炎夏日读此词,如深夜闻雪折竹声,起来眼界甚分明。”
“读至此处如见幽人,数遍空山松子落,能让书外冷眼刚肠之辈动容。”“自古诗家显达者,褐衣翻黄绶,唯此君而已。”
袁滢啧啧称奇,这个叫朱敛的家伙,自己不去写诗词,真是可惜了。
嗯,书上这一手簪花小楷,也写得漂亮极了。
陆台在闭目养神,想自家老祖师的那几句话。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原来说的是那个登天而去的阮秀。
公沉黄泉,公勿怨天。是说他家乡那个药铺里的青童天君。
风雪夜归人。是说陈平安。
这些都是陆沉的谶语。
而陆台的两位传道恩师,是“谈天”邹子,和浩然剑术裴旻。
至于那个剑修刘材
这些年陆台一想到这个名字就心烦。
袁滢忍不住问道“陆公子,你在藕花福地见过这个朱敛吗”
陆台收起思绪,笑着摇头道“我没见过,好像后来被他带出了福地,按照陆沉的说法,在落魄山那边当了个老厨子,跟我差不多。可惜朱敛一年到头覆了面皮,吝啬得很,不让别人大饱眼福。”
陆台笑道“袁滢,你的那份心思情意,只是在跟着一条姻缘红线走,没什么意思的。”
袁滢柔柔说道“就当是姻缘天定,不是很好吗”
袁滢微皱眉头,抬头看了眼河边两人,与陆台心声提醒道“呦,来了两个天大人物。”
竟是那个徐隽,与道号复戡的飞升境女冠。
陆台依旧没有睁眼,喜欢卿卿我我就去床上嘛,随口道“这样了不得的大人物,咱俩的小眼睛,怕是装不下吧。”
袁滢忍俊不禁,天地宽不过一双眼眸,是谁说的
年轻男子在离着亭子还有十余步的地方,就已停步,打了个道门稽首,“徐隽见过陆公子,袁姑娘。”
陆台高高扬起手中折扇,“太客气啦,恕不远送。”
袁滢就有样学样,挥了挥手中诗集。
如果不是在陆公子身边,她还是会起身还礼。
朝歌冷冷看着凉亭里边的年轻男女。
年纪不大,胆子不小,天大的架子。
徐隽轻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