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解(1 / 2)

李治你别怂 贼眉鼠眼 3031 字 2023-04-30

今日李治和李钦载喝的显然是素酒,无论是字面意思上,还是千年以后的定义,它都是素酒。

毕竟,李家别院也没豢养过歌舞伎和乐班,李治也不可能把臣子家当成窑子。

罗汉局也就罢了,这些菜实在是

虽说是客随主便,可当主人的太随便,客人多少还是有点不爽的。

「你家吃素还需几日」李治不死心地问道。

李钦载掰着手指算了算,道「还需半个月。」

李治愕然「不是总共才半个月吗」

「是啊,今日是食素的第一天。」

李治

看出来了,这货是故意的

啥意思那还用猜吗,君臣怄气闹别扭,李钦载的气劲儿还没过去呢。

君臣之间这般搞法,李钦载此刻大约应该挂在长安的城楼上示众了。

但李治今日微服私访,访的是朋友。

朋友之间可就没那么多礼数,就不给你肉吃,你能咋

李治还真不能拿他怎样,李钦载占着理呢,清明祭奠先祖,为了心诚而吃素,如何挑理

「陛下请用,菜肴虽寡澹,但幸好明君与忠臣同饮,却也是人生之幸事,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想必都是满满的美好」

李治嘴角扯了扯。

竹箸挟起一片野菜入口,李治味同嚼蜡般吃了几口,实在不想再吃第二快了。

朕是来吃肉的,不是来忆苦思甜的,你祭奠先祖与朕何干

于是李治勐地放下竹箸,大声道「李景初,你差不多够了朕难道要跟你赔礼道歉不成吗」

李钦载惶恐道「臣不敢,臣不解陛下之意,何来赔礼道歉一说」

李治狠狠瞪了他一眼「天子又不是圣人,就不能犯错吗犯错不要紧,及时纠正仍不失英明,朕问你,封禅泰山的事,朕纠错了吗」

「纠错了。」

「朕今日主动前来,已是邀好之意,你还想如何」

李钦载无辜地道「臣啥都没说呀,清明祭祖,吃素,臣错了吗」

李治深呼吸,一字一字缓缓道「朕不管,朕,要,吃,肉」

「臣最近吃素」

「羽林禁卫何在给朕烧了他家厨房」李治大怒。

李钦载急忙拽住李治的衣袖「好好,吃肉,咱这就吃肉」

李治恨恨甩袖「属蜡烛的不是不点不亮」

肉食很快端了上来,还冒着腾腾热气。

李治扭头看了李钦载一眼「你其实早就做好了,就等朕服软呢,是不是」

李钦载无辜地道「臣怎敢让天子服软,肉食确实早就做好了,臣只是担心陛下的身子,故而不敢让陛下吃太多肉」

李治指了指李钦载,怒哼一声,抄起竹箸便大吃起来。

肉食都是李治喜欢吃的,有炖烂的牛肉,炖烂的猪蹄,还有烤得滋滋冒油的羊排羊腿,就连米饭都是李治最喜欢的竹筒饭。

这一顿李治吃得不少,明明是个病秧身子,这顿饭却明显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饭量。

吃到最后,李治都快翻白眼了,李钦载急忙劝谏,李治才意犹未尽地住嘴。

像滩烂泥似的,李治坐没坐相半躺在堂内,一边剔牙一边斜瞥着他。

「咱们君臣这一场有来有往,算是打平了,以后照旧,莫再给朕难堪了。」

「是,臣遵旨。」

李治叹了口气,道「历朝历代帝王,权与利都不缺,他们还缺什么无非图个名而已。」

「自三皇五帝以来,史上封禅泰山者不过三人,始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这三人都做过惊天动地的大功绩,才有了封禅的资格,天下莫敢言非者。」

「贞观年间,先帝也曾考虑过封禅,不过当时恰好东征高句丽,事情便搁置了,直到先帝去世,终究没能如愿,先帝临终前哀哀叹息,此生未能封禅,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朕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江山继承十余年,这十余年里,朕不敢比先帝的功绩,但文治武功方面,也不比先帝差太多吧」

「当然,朕治下这江山的功绩里,景初对社稷的贡献不小,或者说,朕之所以敢封禅泰山,有一半的底气来自于景初的功劳。」

「朕只是觉得,趁着年富力强还能动弹,不如赶紧把此生的心愿了了,莫像先帝那般,待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徒留遗憾,死不瞑目。」

李钦载委婉地道「陛下还年轻,说您寿数万年未免夸张,但正常来说,多活数十年问题不大。」

「陛下若能再忍几年,待国库充盈,民间藏富,百姓的日子好起来了。」

「那时陛下再封禅泰山,不仅理直气壮,更是众望所归,史书上也会对陛下多有赞誉,岂不美哉来日方长,何必争于一时。」

李治点头,释然一笑道「朕想通了,放心,最近几年不会再动封禅的心思,这几年大唐过得艰难,国库空荡荡的,民间百姓也颇多困苦,这样的情势下封禅,朕也怕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