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篝火,上面挂着个漆黑的小锅,里面煮的粥麦香阵阵。
老人坐在篝火后面,拿着个木勺子,轻轻搅动着煮着的麦粥。
“年轻人,吃了么”
“没吃,饿了一天了。”
老人一听这话,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拿出一个破碗,在一旁的水缸里,取了水,洗的干干净净,给余子清盛了慢慢一碗麦粥。
余子清蹲在篝火边,一只手托着破碗,溜着边慢慢的吸溜。
老人就坐在那,看着余子清把一碗粥呼呼啦啦的吃了下去,他才咧着嘴笑了笑,端起自己的碗,拿着双筷子扒拉。
余子清没说话,就这么等着。
这一碗粥,就是双方建立信任的关键。
余子清吃了粥,就证明他不是那种食香火的人,老人吃完了粥,也证明了他也不是。
老人吃完了粥,余子清主动去把碗刷了,又添了点柴火,这才重新坐在篝火前。
“年轻人,你是外面来的吧”
“恩。”
“渡河的时候,给船夫敬香了么”
“没有。”
“难怪了,你没有给他香,他便会把你送到河神庙或者土地庙这边。
到时候你死了,作为贡品,进贡给河神或者土地,他也能拿好处。
你若是敬了香,你想走,怕是就难了。
如今趁早走吧,走的时候,给船夫一炷香。
他见你没死,知你不好惹,又贪你一炷香,会送你渡河的。”
“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哎”老人叹了口气,沉默了良久“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世道”
“我只知道,六十年前,邵家虽然横行霸道,租子也很高,但起码还有一口饭吃。
那时的土地爷虽然是邵家的人,生前却是个好人,保佑这里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大灾大难。
然而,六十年前,朝廷封了一位城隍爷。
土地、山神、河神,都归其管辖,这片地方就是这位城隍爷的领地。
后来,有一天,邵家家主快死了,城隍爷给了恩赐,让其食香。
这邵家老爷子,便活到了现在还没死。
城隍爷的庙,香火鼎盛,去求助的人越来越多。
开始还只是一些重病的、年老的,后来就慢慢变成现在这鬼样子。
人不人鬼不鬼,食香存活,田也没人种了。
我年轻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这慢慢的,粮食反而多的吃不完了,因为没人吃粮了。
我不想变成那样,几十年过去,我倒成了异类。
我跑到这,本以为死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会靠近这里,连邵家的人,都不会靠近这邵家的祠堂。”
老人笑的有些讽刺,有些无奈。
余子清沉默不语,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里归属哪座城”
“戊子城。”
余子清有些恍惚,戊子城,要是他没记错,应该就是丁亥城下辖的城池。
戊子城约等于地级市,而丁亥城便是一郡之地的首府。
而余子清手里,正好就有戊子城的县守大印。
“这里的事,戊子城的县守不管么”
“城隍爷也好,土地爷也好,都是皇帝封的,县守管不了他们。
听说,戊子城的县守,已经缺了几十年了,也一直没人赴任。
早些年的时候,我还听到过传言,当年的县守大人,被城隍爷的手下杀了。
后来,这里的人都开始食香火,便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所以,现在这里做主的,其实是城隍”
“我不清楚”
余子清其实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从城隍到下面的土地、山神、河神,若是再加点办事的手下,这就是一整套体系了。
再加上下面的民众,都成了没点活人气的家伙。
还有进入这里,都得走特定的路,说这里已经完全脱离了大兑的掌控,那也没什么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余子清心里,大概有些明白,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
差不多也明白了,为何安史之书的封印里,哪怕到了丁卯纪年的末期,也没有哪个灾难里是封印了地祇。
前期,地祇的确好用,敕封的时候足够慎重,就如同现在的大离一样,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被朝廷敕封的地祇,演变成邪神的。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可能封印了。
而到了最后,发展成这样,地祇之位,依然都是兑皇敕封的,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怕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估计事情可能会更复杂点,但根源,肯定跟地祇脱不了关系。
而且,这里的地祇,似乎强的有点过分了。
区区一个土地,气息竟然都有六七阶。
在大离也好,大乾也好,土地出了领地就是个废物,可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