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如来佛像(1 / 2)

“县尉啊”

丘英露出沉吟之色。

他对县尉法曹并不看好。

丘英不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一直在京内享福的官员,由于家世不高,他早年也曾出生入死。

先随着李靖等名将征战沙场,后来又辗转各地,最后才被调入宫内,逐渐成为李治亲信。

正因为阅历不凡,丘英很清楚,地方官吏,并不似李彦想象中那般好。

那些人敢打敢拼的闯劲,早就被无情的现实磨光,法曹审理的,也大部分不是凶杀案件。

固然在刑侦方面有些经验,但调入内卫,面对敌国的精锐,还真不见得能胜任。

丘英想到丘神绩提过与吐蕃使节团的冲突,开口道“元芳,你在岐州时,是不是赏识一位折冲府的队正”

李彦点点头“不错,那人名叫王孝杰。”

丘英道“这王孝杰勇武强干,能击败噶尔家族的嫡子,是个人才,更适合为我内卫培养,可以一用,我也准备于各地折冲府抽调精锐”

李彦眼珠转了转,退而求其次“人数不必多,凉州的康县尉,缉捕暗谍有功,可以顺势安排入京,并州的狄县尉,缉凶捕盗,惩戒不良,成绩斐然,也可升任入京。”

丘英松了口气“我本以为元芳要大肆抽调县尉,不想只是区区两位,自行定夺便是,我内卫的便宜行事之权,可不是摆饰。”

李彦笑道“好,我确实不想要太多人,三两精锐便可。”

丘英心想一个折冲府的队正,一个小小的县尉,算什么精锐

他担心李彦过于谨慎,失了锐气,叮嘱道“元芳,你如今的外职,在武德卫上已是升无可升,不必妄自菲薄”

由于内卫的职位只分为五档,最高的大阁领是三品,最低的巡察卒甚至不入品,这中间的差距,就用外职来判断。

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是内卫武德卫的起步,丘神绩现在就是这个官职。

而武德卫的顶点,就是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

同样是武德卫聚在一起,谁的外职高,谁就是上官。

丘神绩立刻垂下头来,站到李彦身后,恢复成狗腿模样。

“原来我已经很厉害了”

李彦摸了摸下巴,开始心安理得的摸鱼。

也不能说是纯粹的摸鱼,主要是监督丘神绩。

丘神绩刚刚得官,工作热情高涨,忙里忙外,他指挥杂役,李彦就指挥他。

大家都在工作,都有美好的未来。

午时将至。

李彦练了半个时辰的左手刀,看了看时辰,准备去干饭了。

对于京官来说,工作餐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两种。

前者就是上朝见天子后,朝会结束以后,官员们坐在廊道吃饭,因此叫“廊下食”,菜肴是很丰盛的。

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迅速衰弱,廊下食才变得越来越粗劣。

到了晚唐,有些上朝的官员,找各种借口溜号,宁可自己出去吃,也不吃公家饭。

以至朝廷专门下诏,硬性规定朝臣必须公款吃喝,不吃就要受罚。

今天不是朝参日,李彦自然吃不到廊下食,那就是后一种公厨堂食。

这时就分出政府各部门的待遇了。

最高级的堂食,自然是送进政事堂,给宰相们享用的,然后各部各寺都有不同。

李彦看看未来可期的内卫,觉得自己还是出去吃比较好。

丘神绩也有这个意思,对着李彦连连使眼色,两人来到丘英面前。

丘英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去吧,我还有些事情。”

末了,他不忘低声对李彦叮嘱一句“元芳,该回国公府了。”

李彦点点头“午后用餐完,我就回去。”

告别丘英,他带着丘神绩,出了内卫,往皇城外而去。

这回走到皇城西南,李彦无意中侧目,却发现西南角的方向,有一个巨大的轮廓耸立。

他仔细看了后,惊讶地道“那是佛像”

丘神绩踮起脚,跟着看了看,也有些不解“六郎稍候,我去问问。”

他很快返回,低声道“那是为荣国夫人祈福的如来像”

荣国夫人就是武后的生母杨氏,周国公武士彟yuē的续弦。

武士彟寒门出身,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裕,但社会地位不高,为了跻身上流阶层,他资助李渊在晋阳起兵,立下从龙之功,唐朝建立后,做了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媚当了皇后,追赠其为周国公。

原配死了后,武士彟续弦娶了杨氏,生了武氏三姐妹,而这位信佛的杨老夫人,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就四十多了,到今年活了九十一岁,在半月前过世,为了给母亲祈福,武后命人修了这座大佛。

丘神绩这么一说,李彦倒是想起来了,今年确实有这么件事,可凝视着那高大的佛像,仍然不解。

丘神绩察言观色,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