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九章 就像那年沈鸾自望月楼跳下(2 / 4)

狠皱眉,不欲承认那最坏的结果,然他已无路可走“父皇,长安和五弟兴许已经坠崖,若是此刻搜山”

“搜马上搜山传朕的旨意,找到郡主和五皇子者,赏金万两。”

金吾军领命下去。

裴衡仍未起,他仰头央求“父皇,儿臣”

“衡儿”

久不出声的皇后忽的站起身,她身子踉跄,跌撞行至裴衡身侧“金吾军那有沈将军看着,定不会出事。”

她抬手,拿巾帕细细擦去裴衡肩上的雪珠子“这天寒地冻的,你本就身子弱,万一有个好歹”

皇后泣不成声。

皇帝皱紧眉,也不赞成裴衡的做法“衡儿,外面天冷,你先回宫更衣”皇帝揉着眉心,“朕”

一语未了,忽听宫外传来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裴煜银白玄甲加身,眉眼凌厉。

得知沈鸾出事时,裴煜恰好在军营操练,他飞马奔腾入宫,然还是晚了半步。

沈鸾生死未卜,院外的死马死不瞑目,金吾军还在丛林深处发现裴晏的马匹。

那马匹身上中了数箭,奄奄一息。

裴煜单膝跪地“请父皇准儿臣带兵”

皇后大惊失色,口不择言“煜儿”

裴煜面不改色,仍跪于地,他叩首,不疾不徐“请父皇准儿臣带兵搜山。”

眼中的稚气顽劣不再,不知不觉,裴煜已能独当一面,他双眸狠戾,全无一丝惧怕。

皇后愕然愣在原地,满脸呆滞。

“好,好。”皇帝甩袖,大手一挥,当即下旨,准裴煜带一千精兵,进山寻人。

风雨飘摇,整个皇宫立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人心惶惶。

得了皇帝点头应允,静妃拿丝帕轻擦脸上泪痕,她悄声提裙,缓缓行至裴仪榻前。

自侍女手中接过巾帕,静妃垂首,仔细擦去裴仪手上的污垢尘埃。

向来养尊处优的公主,何曾受过这般磨难。

手背磨破皮,淤青重重。

静妃泫然欲泣,眼圈红了又红。

侍女忙不迭上前,轻身细语安抚“娘娘,三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安然无恙,你莫哭坏了身子。仔细公主醒来,见了着急。”

静妃捏着帕子,摆摆手“紫苏还没醒”

侍女摇头“太医去过了,紫苏姑娘伤得不轻,恐怕”

静妃双肩一颤,又低喃“她是个好孩子。”

今日若非紫苏,裴仪断然走不出那八宝阁。

静妃揉揉眼角,“先前说是,五皇子的侍从也在。”

侍女福身“是,他人就在外面,娘娘可要唤他进来。”

静妃颔首“外面说罢,省得吵醒仪儿。”

紫苏背着裴仪夺门而出时,幸而遇上了赶往火海救人的李贵,二人方捡回一条命。

殿内各出点灯,烛光辉煌。

静妃坐在高软席靠背拐子纹太师椅上,双手紧紧攥着一串迦南佛珠。

短短半日,她好似沧桑许多,鬓边都有了银发。

李贵跪在下首,磕头“奴才见过静妃娘娘,给静妃娘娘请安。”

静妃挽笑“免了,你抬起头来。”

李贵身子颤栗,死胆小如鼠,好半晌,方战战兢兢抬起头“娘、娘娘。”

静妃莞尔“这猫一样的胆子,倒难为他能入火海背人。”

静妃抬手唤来侍女,“取三百两来,赏。”

李贵叩首“奴才谢娘娘恩典。”

静妃“去罢,我也乏了。”

李贵不敢再打扰,又连磕好几个响头,方悄声退下。

行至殿外回廊时,他忽的和八宝阁的掌柜擦肩而过。

四目相对,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又如陌生人一般,分道扬镳。

天竺人纵火伤人,八宝阁自然也难辞其咎。

静妃召见八宝阁掌柜,只未等她问出一二,倏然却听暖阁传来小公宫女一声惊呼。

金漆木竹帘掀开,小宫女眉开眼笑“娘娘,娘娘,公主醒了公主醒了”

静妃顾不上八宝阁掌柜,当即丢下人,步履匆匆自暖阁走去。

劫后余生,裴仪仍心有余悸。

她额间绑着细细一道白色纱布,双眼无神。

侍女取来松绿花卉靠枕,供裴仪靠着。

见裴仪醒来,静妃热泪盈眶“仪儿,你总算醒了,母妃今日”

她掩面啜泣。

裴仪强撑着,欲起身“是仪儿不好,叫母妃受惊了。”

静妃双眼挂着泪珠,闻言,欲抬臂打裴仪手背,然手臂高高抬起,又轻轻放下。

静妃搂着裴仪肩头,轻声啜泣“你真的吓坏母妃了,若是你今日有个好歹,可叫母妃怎么活”

裴仪窝在静妃怀里,轻声安抚,忽而抬头,左右张望,裴仪柳眉稍蹙“母妃,紫苏呢我记着是她背我出了八宝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