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昏庸无耻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5 / 6)

还为那奸臣宦官建庙祭葬招魂,还为那瓦剌也先在京城建庙

你将保卫大明的臣子将士置于何地你将那些也同样拼命保家卫国,为此受苦受难的百姓置于何地

何德何能啊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朱祁镇嘴唇颤抖着,脸色涨得通红,完全说不出话来。

难堪又难看,直想掩面逃遁

可天幕之声还在继续

连孙太后在知晓于谦之死后,也为其叹气哀伤,可朱祁镇

不过谁也别说谁,孙太后也很有问题,后世评价中还称其为“一代妖后”,由此就可见一斑。

无论是明朝朱瞻基时期,还是明朝朱祁镇时期,孙贵妃皇后太后尽是脸色惨白惊骇,瞬间瞪大了眼睛。

而朱瞻基也是骤然喉间一哽

孙氏一代妖后

孙太后如何,其后再说,让我们再说回来

在这之后,竟还有“朱祁镇受徐有贞,石亨蒙骗,才害死于谦,事后悔悟”这种言论,何其荒谬

朱祁镇就是杀害于谦的头号罪魁祸首,罪证确凿,不容抵赖因为他心知肚明,只有于谦死,他才能复位有名

所谓的后悔,也不过是时久事平的惺惺作态罢了。

朕不是

朱祁镇想要反驳。

他说不出话,拼命看向那些愿意拥立他复辟的臣子

而朱祁镇在这之后,又得到了什么

他对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功臣”委以重任,但后来石亨石彪叔侄骄纵不法,图谋变乱,太监曹吉祥与其侄曹钦更公然在京师举兵造反

朱祁镇蓦地睁大了眼睛,竟是喉间一哽,一股腥甜涌了上来。

而朝堂之上的几人也尽是变了脸色

被君主宠信的太监举兵造反自唐朝之后,其实历朝都努力限制宦权,到明朝,整整五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例。

曹吉祥唐朝以后,唯一起兵谋反的太监。

还有于谦死后,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结果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

朱祁镇召大臣进去看,铁青着脸说“于谦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

也是还有脸问,当时抄家,朱祁镇不是不知于谦情况,却还是下了于谦死罪。

而今代替于谦的兵部尚书贪赃累计巨万,又能怪得了谁

这一进一出,操守自现,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朱祁镇更没有立场问这种话。

朱祁镇猛地按住了扶手,另一只手指着脸色大变,被其他武将按住的几个人。

怎会如此竟会如此

石亨,徐有贞沆瀣一气,结果最后也是狗咬狗

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口。

又过了几年,石亨亦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曹吉祥谋反,被灭族。

最后于谦的事情,终于得以真相大白。

另外几人听到此,也是脸色仓惶大变,原来到最后,竟是一无所有之局面

石亨不禁抬头惊惶的望向于谦。

只可惜,于谦并未多给他任何眼神。

事情真相大白,终于还给于谦一个公道。

可天下谁人不知于谦是冤枉的而于谦之死,直到真相大白,并不是结局因为于谦死,大明朝之后再无多少社稷臣,国势就此中衰,而且这对于士人阶层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终于演变到明末,有士子提笔写下“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有一人发声,便有无数人发声,于是明末状况可想而知,而这样的社会影响,也是间接造成东北女真族趁虚而入,最终导致衣冠沦丧,神州陆沉的历史悲剧

然后一直到南明的几十年,在强敌当前,明朝上下依旧是众心不齐,为皇统之争内讧不止,就算有众多忠臣志士,也是错过或能力挽天倾的多次大好时机,更别说还有那等奸佞之人如此形式下,再多忠臣志士也是有心无力。

更甚至他们或许会想,就算为国又如何,可见那君王以谋逆之罪处死的于少保

“噗”

朱祁镇猛地吐了一口血出来,脸色终是仓惶又颓然。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衣冠沦丧,神州陆沉

是他是他

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不这不是真的

女真还记得之前提到的喜宁关外女真人,原金国的建立者,也是明朝之后,大清入关,清朝的建立者。

而朱祁镇,容纵建州女真壮大,竟是养虎为患,对明之后有着难以磨灭的悲剧影响。

景泰年间,建州女真族酋长董山,又名充善,因实力弱小,内争不止,又被其他女真部落逼迫,一度窘迫到要依附朝鲜,受其官爵资助,但是明朝禁止朝鲜去帮助建州女真族。

然而天顺年间,在朱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