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王熙凤所想, 贾母知道了宝玉挨罚的来龙去脉,却是难得没有反对, 反而把袭人叫去耳提面命一番。贾母再如何疼孙子, 也知道宝玉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便是全家的祸事,若说林家还能以亲戚的说头罢了,姬家贾府哪里得罪得起。
黛玉过得不错, 宝玉在家被罚抄书,倒也没生出什么事儿来,倒也没什么要紧的。
这日平安州却是来了邸报,朝廷大军虽早有了准备, 平安州节度使却是经营多年, 前线如今正僵持着, 加之民间因战乱起民不聊生, 亦有几股难民揭竿而起,亦是反了。朝廷军队原是为了平安州节度使反了而来, 却无暇再对上反了的难民, 便请命朝中再投入兵力。
贾家无人从军, 对此倒也没如何关注, 只用心打听了前线的禁军的消息,闻得宝钗的夫婿梁权和探春的未婚夫江晏皆是平安, 便放下了心。贾琏还打听到二人立了军功, 一朝还朝便能再升一级。只战场上刀剑无眼, 又深知府里人的势利眼,未免有个万一,探春大喜大悲之下还受府里人等言语扰神,便没有在府里说起。
朝中议了两日,到底战事紧急, 实在由不得拖日子,皇帝拍板,命宣武将军卫擎率五千兵士前去支援。
消息传出,贾家却是一惊,宣武将军卫擎乃是贾家世交,这也罢了,朝中武官大多和四王八公关系不浅。只是这卫擎有一子,名叫卫若兰,乃是史湘云的未婚夫。这次出兵虽说是前去平安州平叛,但对着平安州节度使的早有朝中将士前去,此次更多的是去平流民之乱。流民未读过书,也不知兵法如何,武器也多是农器,并无精兵强将,五千的精兵去平已是皇帝十分谨慎对待了。如此好的立功机会,卫家哪里会放过。如今卫将军年纪已大,卫家正需要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卫若兰已然长成,十分合适。
果不其然,卫擎接了兵权,便把卫若兰放到了自己亲兵之中。
贾母得了消息便是一叹,对王熙凤道,“若是神武将军家也就罢了,他家那个叫紫英倒是武艺极好。若兰那个孩子,虽说也是王孙公子,却弱了些,也不知这次立不立得住。”
王熙凤忙安慰道,“这是卫将军亲自点的,难不成卫将军还能让自己的长子犯险不成何况将军的侍卫亲兵,多在将军跟前听令,又不是总上前杀敌。这回三妹妹的未婚夫不也没事。”
贾母摇摇头,道,“卫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若不是后头有小儿子,也不会定下云丫头了。”
卫若兰是卫家嫡长子没错,但是他母亲早逝,卫擎在卫若兰两岁的时候便续娶了妻子。继妻生了一子一女,比卫若兰小上五六岁。继室面上虽对卫若兰极好,但到底为自己儿女考虑,哪里容得长子得意。
史湘云再好,到底在襁褓之中父母都去了,黛玉只是丧母在婚事上都叫人指指点点,何况湘云如此。若是厚道的,不过说她命苦罢了,若是刻薄的,只说她命硬克父克母了。便是不说命硬,史湘云毕竟和叔叔婶婶隔了一层,若说联姻,总是不如亲女亲近的。史家叔婶为了名声计,对史湘云十分用心,湘云乃是史家这一代宗族长女,若是婚事不好,史家其他女儿的婚事也很难说到好的。
卫太太有心不愿卫若兰说到显赫的岳家,也不愿外人说自己苛待继子,史家叔婶唯恐湘云婚事不好自己家坏了名声连累自己女儿婚事不如意,二者一拍即合,便定下婚事来。
王熙凤对此无言,她和湘云并不亲近,也对卫家之事没兴趣,倒也不知该说什么。
贾母在为史湘云担心,湘云却是洒脱豪爽之人,对卫若兰从军却十分推崇,只道,这是真英雄本色。众人见她如此,倒也佩服起来。
只李纨在一旁看着摇了摇头,她是寡妇,最知道什么叫“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滋味,探春乃是不得不如此,湘云却是十分支持。
平安州的战事已有许久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有个结局。京中诸人的日子还得过,倒是难得有了一个好消息,乃是薛姨妈眉开眼笑的到贾家来报喜,原是宝钗查出来三个月的身孕。算起来倒是梁权去平安州之前怀上的。王熙凤知道宝钗确乎是好生养,前世嫁给了宝玉,贾家败了以后,宝玉出家,宝钗便是查出了遗腹子这才勉强坚持了下来,去了金陵靠着贾家的祭田过活。如今有了身孕,若是个儿子,宝钗在梁家也算站稳了脚跟。
王熙凤却忙着贾茂到金陵赶考的事。贾茂此次虽是和林松并季家的人一道儿回南,到底贾家如今没有长辈跟着。王熙凤难得操心起来,絮絮叨叨了许久,便是要带去的东西也装了许多。只叫贾茂哭笑不得,劝道,“这么多东西,只怕都要有一二车了,这是赶考还是玩乐呢,先生看了只怕也不像样子。”
王熙凤愁道,“这次没有人陪着,不过两个小厮跟着,便是和季家的人一道儿去,我哪里能放心。”
贾茂道,“难不成我们家还能有谁陪我去不成父亲要当差,祖父也不可能啊。”
贾赦听闻,拍手道,“我怎么不能跟着去了,茂哥儿去我也不放心。”
贾茂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