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非如此,当年从西域归来,就归隐了。n
若非蓉儿那里的一些事情,再加上自己的心意未定,才又在帝国多多停留了数年。n
现在。n
自己做好了准备。n
或许,心间最深处,也有一些不舍,终究……早晚也要离去的,蓉儿带着沫萝她们的历练,也快要结束了。n
那时。n
诸夏俗世不为侵扰,和蓉儿一处在镜湖医庄,自己修行悟道,以期更进一步,了结当年事。n
蓉儿也可将《医典》彻底完善。n
当年入秦的时候,陛下还很年轻,只是比自己大一点点。n
那个时候,陛下还不是现在雄才伟略的陛下,还只是被诸事困扰的一位少年英主。n
还要面对许多危险的事情。n
更是经历很多艰难之事。n
陛下。n
一步步走过去了,文信侯之事,嫪毐之事,华阳祖太后之事,蓝田练兵之事,东出之事……。n
有些事情,自己在陛下身边,亲见之,亲历之。n
有些事情,不在陛下身边。n
陛下同样做的很好很好。n
非陛下这样的雄主,诸夏不足以有今日。n
当年自己的选择,是对的。n
陛下将诸国扫灭,统归于秦,诸夏五百年来的不休战乱自此消弭,各地的庶民百姓可以安居乐业。n
帝国。n
已经立下十余年了。n
帝国。n
还有不小的问题,那也是陛下多年来一直想要解决的地方,只是,想要解决,非容易之事。n
一些事情,也只有陛下去做。n
自己。n
现在的帝国有没有自己,已经不重要了。n
帝国文武人才济济,两大学宫更是每岁毕业许多可用之人,帝国之内的大事也不多了。n
自己。n
是时候了。n
自己有些不舍。n
还是要离去。n
那时鬼谷的道,也是自己的道。n
“……”n
“朕若是不准,盖先生你是否还是选择离去?”n
嬴政沉吟。n
双手背负身后,眺望极远处的一座连绵山脉,其势不高,其形多长,大日之下,空明难窥。n
盖先生。n
大才之人。n
文武皆如此。n
帝国永远都需要他。n
他!n
现在却有这样的决定。n
自己不舍。n
帝国仍需盖先生!n
“陛下!”n
盖聂深深一礼。n
“朕……实不愿意盖先生你离开朕。”n
嬴政一叹。n
将远方的视线收回,落于身侧不远处的盖先生身上。n
盖先生。n
当年第一次见他,他就是一身云白劲装束袖的衣衫,只是,那个时候的盖先生身形体态多稚嫩。n
数十年过去。n
盖先生还是一袭白色的衣裳。n
和当年没有太大的区别。n
盖先生又已经不是当年的盖先生。n
盖先生是鬼谷的弟子,鬼谷最重抉择,无抉择无以行事,心意定下,难以有改。n
“陛下!”n
盖聂低首,再次抱拳。n
n
“中原的水灾也太大了吧!”n
“诸夏之地的水灾之事,多年来,我和曦儿也曾见过不少次,虽有,大多数地方的水灾都不大,大部分都只是一处城池的周边事。”n
“水灾顶多侵袭些许农田,破坏些许农舍房屋,对于城池都不会有什么冲击,伤亡之人也是不多。”n
“……”n
“稍大一些,或许危及几座城池以及临近的乡里庶民,那样的灾情都足以上呈咸阳援手了。”n
“这一次的水灾,过洛邑之地,便是越来越大了,从咸阳那里所得消息来看,沿着大河估略之,起码五百里以上!”n
“沿途波及的郡县更是数十个。”n
“也太大了。”n
“大河这一次怎么会泛滥如此!”n
“连一点点预兆都没有。”n
“往年好像也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情,唉……,就算是有预兆,只怕也难以料到会有如今的灾情。”n
“那些修建好的水利沟渠,也都没用的,全部超过最大的承受之力了。”n
“一处处修建好的河堤河坝亦是崩破。”n
“两岸的农田淹没不可数。”n
“人死的都有很多很多!”n
“都已经快半个月了吧,天色还是没有转晴,还是有些阴沉沉的,难不成接下来还要继续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