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四章 永恒昼夜(求票票)(3 / 4)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8635 字 12天前

他现在是否踏足?

心中有一缕挂忧!

师兄!

他的修行亦是不知如何,无鬼谷至高的七卷传承,他自悟剑道修行,尽显无双锋芒。

也许,师兄会先自己一步踏足合道。

但!

那件事……自己会亲自解决的。

“一路北上,似乎天地间的昼夜多有变化。”

“往岁的兰陵城,这等时节,一日的夜幕降临大体在酉时初刻、二刻左右。”

“日出则是在卯时初刻左右。”

“观大日之向,现在还不到卯时,还在寅时?昨儿的夜幕降临都过了戌时二刻了。”

“天色真正暗淡下来,都过了戌时正刻了。”

“……”

“昼夜之变愈发之大了?”

“一日的白昼相差这般大的?”

“……”

不时。

黑衣人一步踏空,辨识了一下方位,流光闪烁,落于大地之上,踏雪无痕,一步步继续向北走去。

北方之地有奇异?

先前未有所想。

也没有那般大的感知。

如今。

好像很大。

在诸夏间过活多年,一岁之昼夜常有变化,日出大体都在卯时正刻前后,日落则是在酉时正刻前后。

现在。

卯时、酉时都已经不在了。

临近五月的诸夏,这个时候的兰陵城,一日的白昼应有六个时辰到七个时辰之间。

相应的夜间,则是五个时辰到六个时辰之间。

自从迈过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之后,嗯?那条大河以北,还有一条横贯大地之上的连绵高山,相对于长白山略有不足,也是不弱。

是山形地势之故?

以这两日的昼夜时辰判断,白昼大概八个时辰左右,夜间则是四个时辰。

和兰陵城比起来,同一时间,这里的白昼很长,夜间更短,这是什么缘故?

是天地之变化?

记忆中,好像也看过类似的典籍记载。

诸夏之南北,昼夜有起伏,天候各分明。

江南南海之地,一岁多和畅,不冷不热,秋冬宛若消失,酷寒的风雪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燕赵边界、北胡之地,酷寒多有,和畅鲜少。

……

雪地上,脚印不存,黑衣人思绪不住运转,不住思忖,隐隐约似乎窥得天地间的一丝丝变化。

可是。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那份不知谁人书录的典籍上,只是言语诸夏各地的昼夜风霜雨雪之差异,诸夏之外?

如何?

自己现在正在感知。

诸夏以北,以北千里、千五百里、近两千里……,自己已经察觉这里的白昼越来越长?

接下来继续向北?

白昼会更长?

如何会更长?

为何会有那般变化?

可是!

诸夏也有冬日间的白昼越来越短,那么,那个时候的此地又会是什么变化?

难道白昼也会很长?

或者夜间会很长?

难知!

一岁四时,天地分化,二十四节气都在其中,万物生化之道就在其中,那也是农家传承的根基知道。

鬼谷纵横,天地阴阳。

轻灵在上,浊重在下。

万物分明,捭阖在内。

星河并行,互为虚实,藏伏在内,出走在外,鬼谷至高的七卷就在其中,奥妙也是化生阴阳穷尽之妙。

鬼谷的传承,就是要纵横一处,方能层层推进。

纵剑术!

横剑术!

亦不是单独存在的,当年同师兄一处受教纵横剑道的时候,根基一处,剑招剑势不同。

而此地的昼夜之变,迥异于诸夏。

虽如此,昼夜亦在其中。

亦合道理。

只是!

继续向北会如何?

难道白昼会越来越长,现在的白昼消散大体在戌正之后,继续向北,白昼会亥时结束?

亥初刻?

亥正刻?

子时?

子正?

如若子正结束,那么,日出又该如何?

天地间的昼夜相随,有白昼就有黑夜,有纵剑术就有横剑术,一体无二,不可分离。

然!

若是按照一路走来的天地昼夜之变化,继续向北,白昼只会越来越长,不知何时是终点!

会出现一日都是白昼的时刻吗?

不会吧!

倘若都是白昼,万物如何生化?

阴阳岂非失衡?

乾坤岂非失序?

大道岂非无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