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可以对第三人提起,但想着面前的是他十分看好的一位可造之材,就还是缓和了语气教导他“在宫里当差,最重要的是管住嘴,有些事心里知道可以,没必要说出来,省得招来杀身之祸。”
年轻人却很有几分执拗,又再说道“可是延绵子嗣这事儿就算安王正妃这里断了指望,将来还有侧妃侍妾都可以生”
司徒太医横了他一眼,刚要再训,又看他一脸真诚的问道“欺负一个小姑娘作甚要想一劳永逸,为什么不直接对安王下手”
司徒太医
是是是
你狠你能
你小子这么有本事也别钻研什么医术了,直接皇帝让你当得了
司徒太医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憋出一口心头老血。
这里他正被噎得说不出话,面前的年轻人却还在用心琢磨,突然恍然大悟道“不过也是,安王位高权重,又混迹军中多年,有的是防范刺客和暗杀的经验”
这回司徒太医终是忍无可忍直接捂住他的嘴。
光捂还不解恨,又啪啪拍了他那张管不住的臭嘴两下,咬牙切齿的瞪他“我就问你,你从那姑娘身上看出点儿什么端倪不曾”
年轻人摇摇头“看不出来。”
司徒太医顿觉事情棘手“那怎么办这事儿总得有个定论才好交差”
对方却是十分坦诚“还是得找机会切个脉,确认一下。”
司徒太医认真忖道“这个怕是不好办吧,她这无病无灾的,弄不好就是此地无银凭空惹人怀疑。”
对方又很实诚的道“那我想想办法。”
主要是当时秦照搅局,直接做事的女官又被杀了,事情没过柳皇后的手,事后她也回忆不清那茶沈阅到底喝没喝,喝了多少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就算达成了默契,之后就不再提这茬儿,一道儿回了太医院。
皇帝回宫的次日早朝就批复了闻时鸣的折子,准了他告老致仕的请求。
与此同时,皇帝亲往太师府探病的消息也广泛传开。
都说是皇帝原来还想挽留,但是带太医去看过,确定太师的确重病需要修养,这才不得已的忍痛准了他请辞。
此事之后,朝中众人又很是观测了一波闻家这边的风向。
可闻家上下都与往常无异,该上衙门的上衙门,该读书的读书,女眷们也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分内事。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下旬。
廿六,宁嘉长公主嫁女,长公主府大办喜事。
沈阅自然是要喝喜酒去的,并且长公主府的帖子也一并邀请了家里其他人。
宁嘉长公主的人缘好,又是皇族,并且在朝中不参与派系纷争,故而他家宴请的帖子便炙手可热。
拿到帖子的人家,基本都会过去捧个场,甚至拿不到的也抓耳挠腮,遗憾没个能和长公主府攀亲的机会。
举行婚典的吉时一般都选在黄昏时分,舅舅们白天去衙门了,准备晚上下了衙门直接过去吃喜酒。
二嫂子怀着身孕,不方便出席这样的场合,两位舅母也是打算晚些时候再出门。
只有沈阅要过去替闺中密友送嫁,前一天就吩咐车马房给她备好了车,赶早就要出门。
这天为了应景,她也打扮的极是鲜亮。
沧浪色的上襦,配了缙云色的齐胸襦裙,为了显得端庄,外面又配了上襦同色的大袖衫。
头上梳了飞仙髻,碎发全部盘起,清清爽爽的模样。
秦照站在刚进门的影壁之后,隔着一个小花园,远远看见的就是少女脚步轻盈沿着回廊飞快朝这边走来的一幕。
大概是因为在自家门里,沈阅脚步有些欢快,边走边用手中团扇遮挡、侧目和两个丫头说笑。
春日的衣衫料子单薄,少女行走的脚步间,乍一看去会给人一种她已然羽化登仙的错觉。
然后快到这边时,冬禧先看见的秦照,笑容一敛,连忙去扯她袖子提醒“小姐”
沈阅循着她视线猝然抬眸,就看到站在回廊底下长身而立之人。
意识到自己这一刻的举动不太端庄,少女脸上飞快的闪过一丝慌乱,然后很快又镇定下来,略略放缓了步子走过来。
她先屈膝见礼,又有段日子没见,见秦照盯着她看还有点不好意思“殿下怎么站这来了也不进去”
秦照笑了下“本来也没打算进去,过来接你去长公主府的。”
言罢,他当真是转身就又往外走。
沈阅连忙跟上,心里却禁不住诧异。
过门槛儿时,因为门槛儿比较高,她一手拿着团扇,一手正有些费力的要低头去收拾拎裙摆,然后脚下就是蓦的一个腾空,人被捞了起来。
一回生二回熟,门房的人已经见惯不怪,立刻背转身去非礼勿视。
沈阅心里慌着,也不敢高呼,唯恐引来巷子外面的行人注目。
慌乱中,秦照直接抱着她下台阶,送上了马车。
站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