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将起(2 / 3)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6517 字 3个月前

一座座绿洲,风餐露宿都是常态。”

“我这把老骨头再待几年,怕是就被风沙给吹没了。”

对此,辽王只能抱以同情。

待被问及安西有多少汉人时,后者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安西的汉人基本集中在伊犁和乌鲁木齐二城,乌鲁木齐八万人,而伊犁只有五万人。”

“总数,大概合理十五万左右。”

“咱安西驻军为边军,也有三万之数,这些汉人多是其家眷。”

“朝廷的意思是,多设私塾,归化那些蒙人,长此以往,再加上流放的人,不消一二十年,北疆就能大概消化了。”

“至于南疆,不提也罢!”

倪杰书摇摇头。

南疆是畏兀儿人,相貌上就与汉人,蒙人差距极大,更别提那个和平教了,能够安稳统治就不错了。

想到南疆,倪杰书忽然道:“南疆相较于北疆,更为空旷些,所以颇为排外,听说之前在叶尔羌时期还请来所谓的圣裔,更是助长了其毛病。”

“殿下之辽国对于那所谓的阿拉伯来说是极近的,可帮忙看管一二。”

对此,辽王自无不可。

队伍离开了伊犁,南下喀什,然后抵达了赵国的安集延。

赵国,即费尔干纳盆地,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数十万众。

这里水草丰茂,与伊犁河谷一样,是个好地方。

游览此地,一时间他竟然有些期待辽国了。

赵国相黄宗羲亲往而见。

眼见赵国百业兴旺,辽王忍不住感慨道:“赵相治国倒是有些手段。”

“殿下谬赞。”黄宗羲有些自矜。

他治国不过两载,最大的作用就是编户齐民,仿照大明设立府县制,基本属于照抄了。

但就算如此,在这样的异国他乡,也是一种本事。

辽王一行人在赵国好生安歇了几日,一边闲逛,一边派人通知辽国,让其派人相迎。

浩罕城位于盆地中心,故而也是赵国的国都,但按照之前的规矩,这里将会被命名为邯郸。

不过邯郸在大明还存在,晋阳这个名字倒是合适。

“外臣也无法,只能交给赵王殿下了。”

黄宗羲随后又问其赵王什么时候就藩。

对此,辽王则道:“八弟年不过十九,到底是年轻了些,过两年再说吧!”

“日后若是有难处,就派人来辽国,我会酌情考虑的,”

“多谢殿下。”

逛了几圈后,辽王对于赵国有了些了解。

浩罕,安集延这两城还算出色,各有五六万人,余下的小城不过是万八千人,跟内地的乡镇一样。

偌大的赵国,三十来万人,不过一府之地。

不过异域风情倒是浓厚。

数日后,辽相贾代化亲领万骑和文武百官前来两国边界相迎,可谓是极其庄重。

“臣等恭迎殿下归国——”

万人齐呼,声入云霄。

八匹高大的大宛马拉着象辂车,帷幔而下,尽显王者气派。

“王妃,咱们入车吧!”

牵着王妃,抱着儿子,辽王气宇轩昂,豪气万丈地登上马车。

山呼声不止。

行进千里,十天后,抵达了撒马尔罕城。

这座中亚千年古城,比伊犁强太多,也只是逊色北京罢了。

“距离国都还有多远?”

“约莫三五百里。”贾代化略低着头,脸上露出不解:“殿下,布哈拉略逊色撒马尔罕城,但也着实不差,住上十万人。”

“无论是殿宇还是市集,其都是不差的。”

“但不管怎么说,撒马尔罕才是第一城。”

辽王轻笑道:“撒马尔罕听说是曾经花剌子模的中心,这里也被称作河中地区。”

“如此雄城,不当国都岂不可惜了?”

贾代化还想再劝,辽王却叹道:“此番去国千里,再远,我怕风筝断弦,忘了我的大明了……”

话说到这份上了,贾代化自然不敢再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然后去安排迁都事宜。

对于撒马尔罕这个名字,辽王也不喜欢:“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如此,自今日起撒马尔罕就改名叫玉京城吧!”

贾代化嘴唇动了动,到底是没说出话来。

好嘛,您这是太随意了。

不过,贾代化还是按照计划,汇报了辽国的情况:

“辽国东西长一千五百里,南北一千六百里,府八,县二十,民众两百二十万,军队十万之数……”

“赋税多少?”

“按银圆算,约莫一百五十万,其中农税只有六十万,余者都是商税。”

贾代化随口道:“由于力有所逮,故而许多部落都缴纳牛羊为赋税,所以没有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