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钱啊钱(2 / 3)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6471 字 3个月前

关键的是,朝臣们都若仓鼠,没有安全感,都希望囤积的钱财越多越好,而不想着怎么去花。

如此,民间就产生了钱荒。

“据老臣所知,宝源局一年铸造的铜圆不过五百万枚,银圆百万,而朝廷今年比去年的商税和农税,又多了数百万。”

“铸造的钱,比收到钱多。”

“而且,铸钱花出去的也很少……”

金堡叹了口气:“天下百姓二万万。海外的白银和铜,根本就不足以支持民用了。”

简单来说,就是通货紧缩了。

原本每年海外不断的进口白银和铜,但架不住商业发展太快,铸钱也不及时,这点都不够用的。

至于之前的军票,粮票,已经渐渐被淘汰,只有踏实的金属才会得到信赖。

朱谊汐心中一动,海关这些年不断的征收关税,内帑只进不出,囤积上亿银圆,这也是钱荒的主要原因。

天下的钱是不缺的,但朝廷囤积的钱多,又不断收税,导致民间钱少。

金堡夸张道:“在沿海各省,斗粮三四十文,而在山西,四川等内陆,斗粮只要二十来文,粮贱钱贵。”

“许多商人们为了完税,不得不拆借,付出高额利息借钱渡过难关,百姓们形象的将其称为过桥。”

“完税,对于商人们来说也渐渐困难,所以逃税之风大起……”

听得其述说,朱谊汐沉声道:“不知卿家可有谋划?”

“臣之意,可花费白银,在民间购买粮食,布匹,让银圆重新回到民间。”

“另外,可让商人借布帛纳税,省却纳税的拆借困境。”

两个建议,一个是花钱,一个是让布帛代税。

这都是合乎情理,也非常容易理解的计划。

朱谊汐点点头。

实际上,民间缺钱很正常,因为绝大部分的草市,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用到铜钱的机会都很少,普通百姓都已经习惯了。

所以对于钱财最缺的,就是商人了。

“不知金卿可知银票?”

忽然,皇帝问道。

“臣知之。”金堡随口道:“民间的一些钱庄,都会代管钱财,然后用银票即可兑换,方便商人们南北往来。”

“所以说,如果让天下钱庄的银圆纳税,商人们还会缺钱吗?”

朱谊汐笑道。

“可是,他们没钱在钱庄。”

“商人们只是缺现钱,而非没钱。”

朱谊汐轻声道:“他们的家产,土地,珍宝,都可以抵押得到钱,只要天下钱庄为其代付即可。”

“到时候,朝廷直接拿着银票去天下钱庄取。”

“商人们也避免了缺钱的麻烦。”

金堡张了张口,正待再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天下钱庄,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这是皇帝的私产。

当然了,也起到半官方的作用。

例如,朝廷调拨钱财下来救济灾民,那么地方上的天下钱庄就会直接从库房中运出钱来,无需千里迢迢从北京,或者省城调拨运转。

也就意味着短短的几天工夫,地方就可以赈济灾民了。

同时,地方官们(八品以上的主官)的俸禄,也是直接从天下钱庄提取,不知省了多少功夫。

也是如此,财部也会将许多的钱财让天下钱庄押送,由其强大的安保队伍和镖局共同押送,只要付一些运费钱就行。

如今天下钱庄继续扩张,可以代缴赋税,那其怕是愈发庞大了。

“陛下,商人们实在太多,怕是天下钱庄怕是吃不消了,不如让那些大钱庄,如晋商钱庄,徽商钱庄等参与进来……”

.

金堡试探的建议着。

海关是皇帝的聚宝盆,钱庄也是钱袋子,两者基本上是互通的,根本就不虞缺钱。

显然,他对于天下钱庄没有想象中的放心。

也可以说是避免一家独大。

“也成。”朱谊汐深思熟虑后,也赞同了这个提议。

一家独大不是春,百家齐放才是好。

至于那些钱庄给不出钱?

哼哼,钱庄没钱,东家的家产不是还在吗?

在封建社会,商人与肥羊无异。

“陛下圣明!”解决了钱荒之事,金堡的脸上浮现了笑容。

商人无法完税,救护逃税,然后税收降低,他这个尚书可是要背责任的,如今解决了危机,自然高兴。

君臣聊了下吕宋之事,说起了其汉民较少的问题。

金堡如实道:“初时,吕宋汉民不过万人,如今有十万之数,虽仍旧不多,但已然翻了数倍。”

“若是要完全化为省,只能仿照东北,招为兵团,开垦荒地种植……”

他言说,之所以这些年来没有预想中人口,就是因为汉民们落土归乡的行为。

也就是说,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