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利处(2 / 3)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6372 字 3个月前

由我任命,荷兰人算什么东西?”

齐国新建,与秦国一样,民间许多人的心思是不平静的,所以大量的寺庙兴建起来,寄托其人的思乡之情。

就连道教,也来了不少人。

这多亏了皇帝的藩国礼包,儒、道、释,三家齐备,道馆、寺庙、学堂,迅速地安抚了民心。

至于在大明遍及天下的祠堂,也只有一些官员们才会去弄。

甚至,为了尽快的建立统治秩序,从思想到行为上,完全按照朱子理学模式来弄。

因为这是教化上最有效的方式。

大明所谓的秦学,那是建立在理学之上的,而齐国却是连理学都没有,所以落后的朱子理学,反而一开始就在齐国扎根,很深。

某种意义上来说,到了极端水平。

这般情况下,反对西夷传教的想法自然是普遍的。

就像是如今的朝鲜、日本两国,即使知晓耶稣会的妥协政策,但对其依旧抗拒。

朝鲜只允许耶稣会在通商的永宗岛传教,日本则只允许在长崎城内传教,一举一动都受到监控。

“殿下,臣以为可在垌岛、东台二县传教,毕竟那里是和平教势力极大……”

顾源轻声道。

西海府乃是灭了苏禄国所建,但其却早在两三百年前就接受了和平教的洗礼。

虽然此时的和平教很是随和,而且妥协性强,但到底不如儒家那么好拿捏,即使齐王被尊称为苏丹。

所以对于西海府,齐国上下不断地使劲,力求其被同化,但时间太短,见效甚微。

“你是说,让两教冲突?”

齐王眯着眼睛:“或者,借着荷兰人的力量?”

荷属东印度就在旁边不远,其传教的话,必然是进行较力,借其力量对抗和平教。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藩廷插手就合适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齐王点头:“不过,咱们要将那《古兰经》、《圣经》给弄成汉字版……”

苏禄国信仰的和平教,用的自然就是阿拉伯文字,虽然只是掌握在阿訇手里,但也是个隐患。

重新编写,不仅可以灌输汉字,更是可以篡改一些不利的方面。

毕竟普通的底层百姓,有几个认识字的?

君臣二人达成了共识。

……

秦国,河内。

时值雨季,天空中乌云不定,一天功夫能下三四场雨,街道上人们戴着斗笠,只有那些略微有钱的,则持着雨伞,

“您请,五十枚,铁钱!”

牛车停在面前的悦来客栈前,幌子被湿透耷拉着,不过巨大的招牌却很是显眼。

韩林刚掀开车帘,就看到车夫结巴地说着这几个字,非常绕口,有一股别扭味。

显然,他是个秦国本土人。

“太贵了,四十枚行不?”

“不,行的。”车夫摇摇头,脸上很是坚决。

“罢了。”韩林从怀中掏出八枚铜钱,放置其手。

后者欢天喜地的离去。

他摇摇头,拎着行礼入了客栈。

在秦国,施行的是银—铜—铁模式。

即,一枚铜钱兑五枚铁钱,一银圆底一千铜钱,五千铁钱。

真没办法,谁让秦国缺铜、银。

所以只能锻造铁钱来活跃经济。

只不过铁钱廉价,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更喜欢铜钱,所以实际是一铜兑八铁。

但这群秦国人聪明,一眼就能认出外人,付出铁钱也就罢了,一旦出铜钱,必然按照明面上的兑换来。

当然了,铜圆,银毫也是收的,不过韩林怕其找不开罢了。

韩林步入客栈,其风格与大明无异。

一间房包三餐,一日得费一银毫。

在大明来说甚是便宜,但在秦国却是昂贵了。

“我这银毫可不好拿。”韩林排出银毫,目视掌柜道:“你这是占我一百枚铁钱的便宜,得再加壶酒,而且还得有肉。”

铜圆自动上浮两成,这比铜钱可多许多,自然不能轻易了放过。

“客官,您放心,一定,一定!”

掌柜的心痛不已,只能应下。

一个青菜豆腐,一碟小鱼,外加一碗粗米饭,以及一壶米酒,算是齐活。

韩林坐在桌上吃着,他看着上菜的小二,随手就是一枚铜钱赏赐。

后者抿着嘴,眼眸中满是欣喜,但却一副了然:“客官,您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听说秦国粮食由王室掌控?”

“客官想要贩粮?”小二轻笑道:“您倒是来晚了,如今满大秦,只有三家粮商,基本是秦王和高官们的囊中之物。”

“如今怕是连残羹都吃不上了。”

听到这话,韩林并不气馁。

因为秦国的出口中,虽然有香料、绢布等特产,但大头却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