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脑海之中回忆着后世那些儒生们的罄竹难书,回忆着学阀给世人带来的深深伤害,挑战着人类道德底线,刷新了对于无耻的认知。
李云泽看向公孙弘的目光,带着浓郁的杀意。
公孙弘都蒙了,大王的眼神实在是太可怕了,可自己的确是没的罪过大王啊。
“听闻,你是董仲舒的同业”抬手揉了揉眼角,李云泽询问着“他怎么没来”
“回大王。”
公孙弘稍稍松了口气“董仲舒醉心于研读春秋,并未前来参加科举。”
实话实说,李云泽非常清楚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时候,儒家是非常积极进取的,公羊派更是提出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的激进学派。
当时儒家子弟几乎占据了天下百家的一半以上,无论是时机还是底蕴,又或者是其表现都非常符合一家独大的基础。
独尊儒术,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些事情,李云泽很清楚。
但是他更加清楚的是,一旦将时间线拉长,当儒家再无对手的时候,其堕落速度之快,简直就是让人瞠目结舌。
而且其堕落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各种愚钝与反智,更是与此时的积极进取,有着云泥之别。
喊着有仇必报,天涯海角也要打过去的儒家,到了大怂的时候成了卑躬屈膝,割地赔款的奴才,现在的这些儒家敢信
亲身经历过所有一切的李云泽,很清楚的知道,不能独尊儒家,因为儒家没了对手就不会再积极进取,后面的结果全都写在历史书上了。
“既然不来。”李云泽笑了“那就别来了。”
听闻此言,公孙弘猛然一颤,不敢置信的抬头看着李云泽。
董仲舒做了什么,竟然让大王如此厌恶
“公孙弘。”李云泽的声音不大,却是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压迫力“本王欲命你为内史以治民生,可愿否”
从好友那里得知中山国开科举的消息,就毫不犹豫辞去了家乡小吏的工作,风尘仆仆赶到中山国的公孙弘,自然不会拒绝。
他恭敬的行礼“谢大王。”
见着颜异的时候,李云泽第一个念头就是耿直之人奈何下场凄惨,腹诽啊腹诽。
腹诽心谤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颜异。
缘由在于武帝连年大战,耗尽了文景二帝多年苦心积攒下来的财富。
为了能够支撑战争继续下去,武帝发明了白鹿币,就是汉时的金融掠夺手段,用来凑集资金继续打仗。
颜异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近乎于敲诈勒索方式的反对,结果就被以腹诽的罪名处死。
嗯,所谓腹诽,可以直接当成莫须有看待。
“颜异。”
李云泽面带笑容,语气温和的对颜异说道“你的家传,本王是知晓的。本王欲命你为国中私府,掌钱帛收支,可愿否”
颜异的家世也很出众,其祖上是颜子,颜回。
颜回是孔丘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
儒家昌盛的时代里,颜回被封为复圣,在儒家之中的地位极高。
后世传到唐时,著名的颜之推,颜真卿都是其后人。
颜家的家学很不错,至少历史书上的颜异廉洁正直,用来管钱非常合适。
当然,李云泽也不可能尽信书,一切的一切他都会密切的看着。
颜异恭敬的行礼“臣,愿为大王效劳。”
李云泽花费了数日的功夫,将过了分数及格线的考生都面试了一遍。
其中的佼佼者,如郑庄,宁成等人直接得以出仕县令。
只是位置实在是不多,所以绝大部分人只能是出任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檄等吏。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毕竟做长漂的日子实在是太过于刻骨铭心,而且都知道整个大汉只有中山国可以科举,甚至有可能都不会有下一次。
机会来了,他们选择了抓住。
不过依旧是有不少一部分人感觉受到了羞辱,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哪怕不能在王府之中某个俸禄,至少也当为一地之首才是。
让他们去做小吏
对于这些拒绝的人,李云泽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不但没有为难,甚至还命人送了些许盘缠。
当然了,记下他们的名字籍贯学派,从此以后永不录用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过李云泽也是有些不爽,中山国的确是太小了些。
纷纷扰扰,闹的几乎天下皆知,搅动起了无数风云的科举,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至于以后还会不会有,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中山国这次聚拢了一大批的人才,安排位置甚至都安排到地方县内的牢监,尉史这等小吏了,再往下那就是乡佐,亭长之类。
嗯,亭长就是高祖刘邦做的那个亭长,地痞流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