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 / 3)

历史上的朱全忠与李克用,那真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好基友。

两人从唐末杀到了唐王朝覆灭,最终却是谁也没能奈何了谁。

不过朱全忠覆灭了大唐,而李克用却是始终以唐臣自居,李存勖也是等他死后才建立的后唐。

李克用是沙陀人,而沙陀人的老家就是代北。

朝廷为了对付李云泽,将富饶的河东给了李克用,给他增强实力。

李云泽的反击很快,威逼朝廷安排朱温去做代北行营的老大,不但是断了李克用与代北沙陀部落的联络,还成了其名义上的老大。

当然了,李云泽很清楚李克用或许有些莽撞,但是朱全忠绝对是个头脑清晰的人。

如此简单的驱虎吞狼之策,瞒不过他。

瞒不过也无所谓,这本来就是明策。

北地贫瘠,朱温既无李云泽的时空门,也不是什么打理内政的好手。他维持现有的军队规模,都是依靠与李云泽做马匹交易换来的钱粮。

李云泽给了他扩充地盘的机会,那朱温必然会牢牢抓住。

有了地盘就意味着有了人口,有了税收,有了粮食,有了物资等等等等。

对于藩镇们来说,扩充实力强于一切,哪怕是与实力强横的李克用交恶,朱温也是在所不惜。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于李云泽来说,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

李克用的威名虽盛,可放在自己眼中也就是那样。

至于说朱温,更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可惜李云泽玩的比他更花。

既然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威胁,那当然不用在乎了。

此时李云泽看重的事情,是即将到来的秋收。

他的确是有传送门,可面对消耗量巨大的物资,有时候也是有些力不从心。

尤其是粮食这种大宗消耗品更是如此。

满足数千乃至数万人的食物供应,对于李云泽来说没什么难度。

乃至于数十万人的需求,他咬咬牙也能运过来。

可当数字扩展的数百万乃至更多的时候,李云泽能够调动的运力就不够用了。

想要养活数百万人,本地的粮食收获才是最为重要的。

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分了田,而且李云泽也是免去了所有的田税。

再加上兴修水利,农具种子杀虫剂,乡间地头的地痞无赖们被一扫而空,各种发利钱的寺庙大户们也是被直接铲平。

如此之多的利好消息下,今年李云泽辖区内的粮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真的是前所未有,说出来吓一跳的那种。

中原之地哪怕是经历了千年开发,已然是真正的熟田。可其粮食产量,至少在李云泽看来还远远不够。

这边亩产也就是一石多个几斗,撑死不过二石。

换算一下,也就是亩产二三百斤的样子。

这里说的是熟田,上等田。换做劣田,下等田也就百十斤的样子。

人力种田的局限性,每个劳动力能够耕种的田亩数并不算多。

产量又是这么的低下,再加上还要留下足够的种粮,外加上上下下无数人的盘剥,经常吃不饱饭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人若是连饭都吃不饱的话,那自然是没力气做别的事情。

所以吃饱饭,千年以降都是天字头一号的大事情。

而今年李云泽辖下的各地粮食产量,普遍都接近了五百斤

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数字,足以让无数农家百姓嚎啕大哭的数字。

伺候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们,也从未想过一亩地能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

粮食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李云泽带来的新式粮种,以及杀伤力惊人的杀虫剂,当然了还有土化肥。

粮种并非是一年只能种一次,没办法那样的粮种的确是产量高,可不能接着种植就很要命了。

李云泽选的虽然产量不如高产粮种,而且也会有种子逐渐退化的问题,可至少比起完全不能接着种要强上百倍。

至于杀虫剂倒是简单的多,李云泽下单子直接购买就是。

而且杀虫剂可以调配,加水稀释之后就能作用于一大片的土地。

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个时代的害虫们对于杀虫剂完全没有丝毫抗药性可言。

只要用了杀虫剂,直接就能搞定。

还有就是土化肥。

现代化肥的确是作用显著,但是需求量太大,而且对土地的伤害也很大。

没有全面工业之前搞现代化工,属于弊大于利。

所以李云泽用的是土化肥,效果没有工业化肥好,但是比没有要强。

而且获取方面也比较容易,对土壤的伤害也不算大。

正是因为有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叠加起来,这才有了亩产接近五百斤的奇迹。

不过奇迹之后的事情,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