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时候还好,这身体不舒坦的时候就麻烦重重。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肠胃不好,甜的荤的吃多了不消化,对身体更加是百害而无一利。
德妃在旁边坐着,见皇上跟宜妃等人和睦的这一幕,手中帕子早已攥紧。
偏偏康熙这时候又想起一事,“朕记得老四府上的耿氏很擅长做美食。”
宜妃怔了怔,下意识看向德妃。
德妃回过神,露出个慈爱的笑容“是啊,耿氏是喜欢琢磨这些,她那孩子就喜欢琢磨怎么做好吃的来挣钱,倒是有挣钱的本事。”
宜妃眼里掠过一丝了然。
看来德妃这是厌恶耿氏到了极点,当着皇上的面都这么上眼药呢。
喜欢挣钱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不然九阿哥怎么被人笑话的,不正是因为时人觉得这些是小道吗
康熙不以为意,“那就让她多进来陪陪太后,也跟太医商量看看太后适合吃什么,份例从朕那里走。”
“皇上,何必这么折腾”
太后有些意动,但又怕麻烦。
康熙声音低沉,语气关心“皇额娘,您就甭管这么多了,那孩子孝顺您也是她的福气。”
于是。
康熙直接拍板,命人去雍亲王府传旨。
耿妙妙听到的时候还有些不可思议跟恍惚,“侧福晋耿氏接旨。”
她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个响头,这才接过圣旨。
福晋让人招呼小黄门,转过头看向耿妙妙时,“耿妹妹,这阵子可得辛苦你了。”
“不敢说辛苦,不过是我替王爷福晋尽孝罢了,”当着外人,耿妙妙的场面话说的很是周到。
四福晋微微颔首,“既然皇上特地下旨给你,这阵子你忙宫里的事就行,旁的事不必你操心。”
“是。”
耿妙妙答应道。
她心里还懵着,没想过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
这件事对她来说,有利有弊,弊自然是因为太后不好伺候,不是说她的脾气而是说现在这个时间段,人老了后很多东西不能吃,要想伺候太后吃好喝好,可没那么容易。
但是利呢,则是有个尽孝的名声在,对她,对孩子对王爷都是天大的好事。
“额娘,那您以后天天都要进宫吗”
乌希哈既兴奋又有些失落,这日日都能见到额娘,突然额娘要忙起来,她心里就有些空荡荡的。
耿妙妙摸摸她的头,“这不一定,到时候再说吧。”
圣旨上也没说让她天天去,只是让她去帮忙参详。
这件事,耿妙妙还真觉得有些麻烦。
夜里,四阿哥回来,耿妙妙给他倒茶,问道“爷觉得我进宫后该怎么办才合适”
“你只依着本心行事便是。”
四阿哥道“多跟宜妃娘娘商量,其他人要是给你使绊子,你无需客气。”
耿妙妙闻言,唇角勾起,抬眼看向四阿哥“您这话是纵容我进宫跋扈去不是”
四阿哥失笑“那你也得跋扈得起来。”
这话分明是笃定耿妙妙行事谨慎,做不出那些张扬跋扈、仗势欺人的事。
耿妙妙抿着唇,想说恼吧。
偏偏他说的挺对,自己就不是那种爱找事的性子。
她也索性不多想了,横竖土来水淹,兵来将挡。
次日。
卯时,耿妙妙便早早起了,嘱咐了蔡嬷嬷照看好乌希哈,便坐着马车去皇宫。
她先得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今儿个十四福晋也在,十四福晋见了她,皮笑肉不笑的,德妃更是跟寻常一般没什么好脸色,只是点了下头,“该去给太后请安了。”
这么早
耿妙妙心里惊讶,却没说什么,跟老实媳妇似的跟在德妃、十四福晋身后。
等到了宁寿宫,耿妙妙就知道德妃她们为什么这么早过来了,康熙也在这里。
除了康熙,荣妃、三福晋等人也在。
耿妙妙规矩行礼,低头屈膝,心里想到,连三福晋也在,可见今日这凑在一起不是偶然,德妃却不跟四福晋说一声,分明是特地在她跟四福晋里面下蛆。
想到这里,耿妙妙心里也释然了。
横竖她跟四福晋的矛盾也不差这点儿,今日的事也不是她设的局,便是四福晋要怪,她也不在乎。
“耿氏,太后朕可交给你跟宜妃,凡事你多请教宜妃。”
康熙扫过耿妙妙一眼,往常碍于男女之防不好多看,但耿氏能培养出弘昼、弘历两个上进孩子,心性应该不差。
“是。”
耿妙妙表现出一副老实规矩模样。
宜妃对她笑了下,态度颇为和善。
众人今日大概是冲着康熙来的,等康熙起身走了,也都跟着散了。
人一走,太后就舒坦了。
她忙道“可算清净了,刚才那么多人鸡嘴鸭舌的,吵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