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跟弘历都得了夸赞, 而另外一边,八阿哥却是看着弘旺,半晌说不出话来。
弘旺不知所措, 他的表现不是挺好的吗阿玛怎么这副模样
“你、你刚才怎么就不知道变通”
八阿哥终于忍不住低声质问。
弘旺阿了一声“阿玛, 我怎么就不知道变通了皇玛法问的问题我都回答上来了啊。”
八阿哥都要被气笑了, “让你背文章也不是叫你真就当场背出来, 怎么也得装作深思熟虑, 你那么个念法谁不知道你事先做好准备”
弘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涨红了脸,拳头紧握,低着头不敢看八阿哥。
八阿哥越看他越来气,索性拂袖走人。
他当年六岁去上书房, 身旁可没人指点他, 可他不还是楞凭着自己的谨慎跟聪慧,夺得了皇阿玛的关注,力压一群兄弟。
可轮到自己儿子, 却是个豆腐脑袋, 手把手教导他怎么作弊都能搞出岔子来。
八阿哥刚才在营帐里, 只恨不得挖个地洞自己钻进去。
这种手段, 连三哥他们都瞒不过去,何况想瞒过皇阿玛。
这场小考之后无疑是众生相。
有喜有怒有恨铁不成钢,还有满不在乎。
康熙喝着枸杞小米粥,就着清淡的酱茄子,清蒸鱼、山药炖排骨。
上了年纪的老人, 肠胃不如以前, 吃得菜色自然也都以好克化为主。
魏珠从外面打起帘子进来,将刚才各位阿哥出去后父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出,甚至连八阿哥如何训斥弘旺, 五阿哥如何夸赞两个小儿子的神色也都描摹得栩栩如生。
康熙放下乌银三镶筷子,拿帕子擦了擦嘴唇,嗯了一声,对梁九功道“再过半个时辰,吩咐众人启程吧。”
“嗻。”
梁九功答应一声。
他刚要退下,康熙又突然喊住他“慢着,你去取朕用的青石鱼子纹砚送给弘历,另外再挑选三块砚台分别送给弘昼跟老五那两个儿子。”
魏珠等人心里不解,梁九功也困惑,但忙答应一声下去办差事。
这是个好差,想也知道小阿哥们得了赏赐肯定就会出手大方地打赏他们这些办事的。
四块砚台分别送去了四个小皇孙手上。
弘昼得的是一块澄泥蟠螭纹砚,色泽橙红色,砚台周围雕刻蟠螭纹,颇为有趣,他爱不释手,朝弘历的赏赐看去,夸赞道“哥,你那块砚台也好看”
“这是万岁爷用的砚台,”梁九功笑着躬身回话“特地赏赐给弘历阿哥的,万岁爷的一番苦心,弘历阿哥以后可更加得勤学苦读。”
弘历嘴巴微张,脸上微红,握着手道“我会的,劳烦谙达替我跟皇玛法谢恩。”
梁九功道了声客气。
弘历示意小太监打赏了梁九功,他到底比弘昼沉稳些,等梁九功走了,营帐放下,他才兴奋地小心翼翼地把砚台放下。
“这是皇玛法用过的砚台啊,怪不得这么好看,连匣子也好看”
弘昼替弘历高兴,“等回头阿玛知道了,肯定替咱们高兴。”
弘历脸上露出些许期待神色。
康熙赏赐的事瞒不过人。
要说不赏赐也就罢了,可唯独赏赐弘历他们,就有些人眼红了。
弘晟就有些忿忿不平,“我表现的也不比他们差啊,我还自己想了文章呢。”
三阿哥虽然有些吃味老爷子不公平,听到这话却是忍不住拍了下弘晟的脑袋,“你这会子知道羡慕别人了,平日里你老子叫你做功课的时候你怎么不听还文章,就你今儿个这篇文章,那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得亏皇上没训斥,你阿玛的脸面才保得住。你还想皇上赏赐你呢”
弘晟尴尬不已,却还硬着头皮狡辩,“我至少写了一篇啊,弘历他们可就是只会背书而已。”
“还而已,你怎么不看看他们几岁,你几岁”越说到这里,三阿哥就越发来气。
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这些年在翰林当中名气也不小,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蠢儿子。
八阿哥若是在这里,想必能跟三阿哥很有共鸣。
九阿哥跟七阿哥倒是不太在乎,毕竟他们对自己儿子什么情况太了解,何况两人都没指望去争那把位置,因此对儿子也没寄予太多的厚望。
行伍又走了七八日。
四月底的时候总算快要到达了热河行宫。
因着临着行宫近了,官道也比先前好走了,不比之前有段路,路上颠簸不已,弘昼两人在马车上被晃得头晕目眩,全靠额娘让他们带的酸梅压着才好受些。
这会子路平了,车子不晃了。
弘历又自觉地带着弟弟读书,先前几日没办法念书,这会子可得抓紧赶上来。
八阿哥骑马过来的时候,就听得马车里传来的朗朗书声,他的速度放慢,眼神里露出几分欣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