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丽的后勤,上表自己在幽州建造高炉进行炼钢,以及修建兵工厂,供应朝廷讨伐高句丽的兵器消耗。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觉得在李泰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敢胡乱来便同意了。
而李泰也的确没胡乱来,只不过李泰获得了直接打造甲胃的权利。
所以,薛仁贵直接向李泰定做了一批新的特质甲胃,甲胃的重量被一定程度的削减,但减少的重量却增加在了其他的地方。
一是制造出一个能完全把人覆盖住的双手大盾,基本一百六十斤的负重,身上甲胃只有六十斤,但双手大盾却有真正一百斤,突出得就是把防御进行到底。
这块大得能把整个人都能遮掩住的大盾,需要时就完全能够把士卒全部都遮掩起来。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给周围其他学府兵进行协助防御。
另外一批学府兵身上的甲胃也是经过削减,但没削减的这么多,一身甲胃的重量差不多也就一百斤左右。
而这些空余出来的负重,就个人来说的确是出现空余,但当他们联手操作各种战争机械时,平常士卒都十分吃力推动战争机械,对他们来说能够轻易的搬动了
这一刻,随着薛仁贵带着这一支学府兵上场,薛仁贵一声令下。
他们在众目睽睽下,一个个抬着冲车,以步兵冲击的速度,直接把冲车头车等攻城器械抬到高句丽的城墙下面。
这迅捷的攻城武器推进速度,不仅看呆了唐军自己人,就算是城墙上的高大石都看傻了
等到高句丽士卒想反击时却发现像弩车,投石器之类的工程工具因为角度问题很勉强。
至于箭失,甚至是破甲弓弩,面对着一百斤重的双手大盾也没多少用处。
真正有用的,还是落石这种直接向下砸的朴实攻击,又或者金汤这种不至死,但相当令人恶心的负面攻击,但这已经阻止不了学府军,用攻城武器娴熟的进攻城墙了。
城墙中哪个点最是薄弱,攻城武器哪一个角度杀伤力最大,以及士卒本身对攻城武器当前状态的准确评估,甚至还准备了一部分可以替换的零件。
可以说,学府兵们在使用刀枪剑戟这种简单武器时,工具天赋的熔炼只能够算让他们能发挥出正常一天赋战部应该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算一定程度的补强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在进入到攻城战,在他们开始操作各种复杂的攻城武器时,工具掌握这个天赋开始全面发挥,这让学府兵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变得截然不同,他们操作攻城器械更加有效率。
是的,效率
其他的士卒操作攻城器械靠得是经验,但学府兵们却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这种教育在双方拿着比较简单功能的武器时,顶多只强化一下学府兵的组织力。
所以让学府兵能够很容易掌握军团天赋,但更进一步的人与人之间的厮杀,却看不出他们的优秀所在。
但在武器变得复杂,尤其是需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同操作的攻城器械时,学府兵读过书,钻研过度量衡,尤其是小学水准的教育能让他们操作时效率上碾压其他的士卒。
他们读过书而当兵所带来的益处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一就是在集体的协力操作上,他们完成的比任何一支攻城部队来得更加优秀。
第二就是标准化上,因为李泰对他们的教育,已经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对标准化的追求几乎是铭刻在了他们的骨髓中,这让他们在上战场前,会本能的对易损坏的部分多准备些预备零件,能帮助他们哪怕在战场上也能随时更换相应的零件。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台下功夫的准备,这让薛仁贵所率领的学府兵在攻城时显得格外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真正把各种攻城武器的极限发挥了出来。
而不像其他攻城部队,他们更多是经过重重联手后,勉强发挥出攻城武器差不多六七成效果。
而高大石也显然没想到,大唐居然还有这么支特别会攻城的军队。
等到应对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应对不了,在冲车几乎极限发挥的情况下,没足够的人顶在城门下,整个大门直接便被学府兵所操作的冲车给直接的撞击开了。
“城门破了,大家跟我杀”薛仁贵看到了城门已经撞破,倒也没有任何的迟疑,马上便带着士卒们冲杀了进去,整个辽东城的彻底占领,也就只是剩下了时间问题了。
“薛卿果然是福将啊”李世民拿着望远镜看着薛仁贵带着学府兵一上,便攻克了辽东城,心中也相当欣喜,看着薛仁贵的目光到底是越看越是欣赏了几分。
李世民把望远镜放下,目光落到李泰身上,开口道:
“薛卿熔炼的那个天赋是你基于掌握弄出来的,是专门为了攻城武器准备的”
“真不是”李泰连忙摇摇头,自己这么爱好和平,怎么会干这种事,连忙说道,
“主要是为了方便士卒退伍后,就算回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