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吃火锅(2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6034 字 2023-04-26

了。

李泰吃了一口大白菜,总结道,“好好学习证道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李淳风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倒也赞同道,“这证道法的确是能解释万般的景象啊”

王真儒吃了一口菜蔬,又吃了一口牛肉,接着又是吃了一口鱼丸子,再喝一口特质的烈酒,那彷佛一点火从肚子蔓延到了咽喉,真是人间美味。

“对了,真儒那些徭役们安排的怎么样了”李泰对王真儒问道。

王真儒连忙把手中酒肉放下来,认真道

“凡决定回去过年的徭役,已将他们安排起来通过马车把他们送到了指定的郡县。

并让他们都换了粮食,衣服,腊肉和咸鱼干,正常来说,应该能过上一个好年了。”

李泰点点头,不得不说,王真儒的执行力还是非常不错,这点做得相当妥当。

当然,以现在自己对幽州的控制力,以及幽州的各种大道,自己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想要再进一步的把这一名名徭役送到他们家里,只能说除非他们命好,他们家在必经之路附近,否则基本上到最后还是要他们靠着自己的双腿回去。

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能够直达州县就很不错了。

“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呢你准备怎么安排”李泰又对王真儒道。

“一些无家可归,或者打算一直在这里待下去的徭役,则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安置到了雍奴县与我们天津城间的武清小寨,距离我们天津城并不遥远。

不过最终留下来的人也不多,大概两千人左右,他们以后就全部都安置在武清小寨了”

王真儒倒是连忙对着李泰回答。

“嗯”李泰听到了王真儒的话,倒有些意外的向王真儒看了过去。

而王真儒则是解释道,“今年从幽州到天津小城的沿着运河道路,是从幽州那边向我们这边一路修过来的,现在已经修到了雍奴。

剩下来的,也就只雍奴到我们天津这一段,他们在武清也方便开始干活,这是其一”

“哦还有其他理由”李泰听到王真儒的话笑了笑。

“其二,这些人聚集在了一起,才能方便一起供暖。

否则不论运输煤炭和粮食到指定的地点,还是给他们少量的人使用,价格都太高了”

“嗯,集中供暖,的确能进一步的下降成本”李泰点点头道,

“这件事你做得不错,这段时间好好休息。

等到这个年过去了,你想再休息,怕是要等到明年过年了”

“不是吧,大王”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叫屈了一声,夹一块牛肉压压惊。

“倒不是我的问题”李泰摇头道,“而是等运河冰化了后,宾王怕是要把你当做牛马使唤,应该明年一年时间,就会逼着你把幽州的运河彻底疏通。”

马周只是拿出起酒杯,面带微笑的对王真儒做出了一个干杯的手势。

王真儒能怎么办,也就只能举起酒杯,把这一杯酒水喝下去啊。

喝完后,马周才缓缓的说道“大王,这就错了。

差不多半年时间,就需要把幽州的事情给处理好。

毕竟大运河需要尽可能趁着冬季来临前把永济渠给完成疏通,并且安排好津管。

如果是淮河一线,若运气好没有结冰的话,那明年的冬天就不需要苦等了”

李泰听到马周的话,摇头道,“你呀,还是慢一点的好,这么干没意义”

“还请大王赐教”马周倒有几分意外的看着李泰疑惑道。

“褚遂良的江南学府,如果想完全按照农业学府的形势培养学子,没个几年怕是很难培养出足够规模的人才。

有的时候稍微缓一缓,把北边的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也是好的”

李泰对马周从容道,“你若有空,可以派人去打听一下,江南分校的学子数量”

“哦”马周听到李泰的话,倒有些发愣,因为在看看来高陵的农业学府现在每年能够供应的人才差不多有两千人了。

虽然这两千人被各种人瓜分,真正落实到漕运计划上的也许还不到五百人。

但幽州分校与江南分校,两个合起来有个五百人不过分吧。

事实上是,江南分校想要培养两百人去做小吏是很难的。

因为如果他们招募的学子有钱,那么他们的目标肯定是去做官,谁会对农官或者津口的津管津吏感兴趣。

而没钱的话,那就要自己补贴,想象李淳风与海军合作也就只是一年培养了两百多学员。

就算褚遂良是余杭的大户,当想要把这学府开好,也是需要钱的。

反正李泰也不知道褚遂良到底舍得砸下多少钱来,但想来这也不可能无节制的。

说实话,想一想杜如晦为什么大冬天的来幽州,甚至答应下自己先修路,后修水渠。

某种程度上来说,杜如晦也是希望能多给江南学府多些时间,让江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