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学,并非只有道德经一部指导性的典籍,而是有更经典的黄帝的着作如经法十大经称经道源经”
“秦先生说的有理。”朱元章道。
“只有道家这种在华夏大地上,同样扎根了数千年的学说,才有可能成为,支撑着王朝房屋不倒的顶梁柱。”秦宇继续道,“只有同样拥有千年历史,同样拥有广大信仰的道家,才有可能取代儒家。否则儒家即使暂时被灭,时间久了也会死灰复燃。”
“因为它扎根实在是太深了。”
“从外邦搬过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给华夏普罗大众,带来任何自豪感。”
“信仰,是发自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不能给人自豪感、归宿感的信仰,流于表面。”
“不错”朱元章点头道。
“如果真能建立稷下学宫,然后以黄老为主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童,就不用天天读学而时习之了,而是天天读道可道,非常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出自黄帝经法”
斯经乃万物之至根,不仅包含了治国之道,还能修仙朱元章闻言心中颤抖,难道以后,我华夏百姓不但能富足,还能全民修仙
须知黄老的养生之术,也是非常了得的
到时候华夏不但富裕了,还一个个体格健壮,健康长寿
“所以假如古时候的王朝,有能够灭掉儒家的。”秦宇道,“想要建立新的信仰,为房间搬来千年巨木,首先就要建立稷下学宫”
“作为文化的中心,自由交流之平台。”
“其二,恢复百家。”秦宇道。
“恢复百家”朱元章震惊的问道,“为什么要恢复百家呢”
“就拿我们当老师的来举例吧”秦宇道,“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个学生,那么这个学生,就算考零分,他也是班级第一,班长也是他来当。”
“没有竞争,这个学生的不但得不到发展,成绩还会越来越差。”
“有了竞争对手,对这个学生也是有好处的,能促进他好好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
“嗯。”朱元章点了点头。
“等恢复百家之后。”秦宇也开始天马行空起来,“就让各个行省,成为某一个学派的基地。”
“比如说,四川当墨家基地,广东当阴阳家基地,浙江搞名家,河南搞纵横家,北方搞法家基地一个行省兴盛一个学派,百家争鸣。”
“这样做的话,王朝这个大厦,就不止有一根顶梁柱了,而是有好几根柱子,辅助顶梁柱支撑”
“先生大才”朱元章道,“咱记下了。”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道家这根主要的顶梁柱,该如何建设。”秦宇道。
“请先生赐教。”朱元章虚心求教。
“道家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在治理州府的时候上善若水。对待百姓,如水一样温柔。滋养万物,却没有任何攻击性。”
“在经济上物竞天择。各经济体之间法自然,自由竞争。自然界虽然老虎,狮子等勐兽吃肉,但它们的数量是少数,不能形成强大的群体。兔子,野鸡等小动物,虽然弱小,但它们数量庞大,也各自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没有灭绝的危险。”
“在文化上各学派,如同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展翅飞翔。”
“在医疗上天人合一。黄帝的黄帝内经,是岐黄之术的开山鼻祖。”
“在军事上必须要有碾压一切的力量,像神龙一样,能对外邦蛮夷进行降维打击”一切敢于挑衅华夏者,皆为蝼蚁
“在生态上返璞归真。”
“秦先生,你说的要点太多了,我记不住。”朱元章道,“不如我们先去学校,咱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拿回去慢慢研究”
“有这个必要吗”秦宇道,“这只不过是我们之间的闲谈、瞎吹牛而已,你需要那么重视”
“况且,你刚才说的清扫儒家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只是在这里凭空yy一下而已。”
“有必要,太有必要了。”朱元章道,“虽然是闲谈历史,瞎吹牛,但咱觉得,里面还是有很多知识,值得咱回去认真研究的。”
“那好吧。”秦宇说道。
于是二人走下了山坡,回到了陆家村小学,进入办公室里。
秦宇拿出纸笔来递给他。
“请先生继续教导我。”朱元章道。
“嗯,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秦宇道,“嗯,说到了该如何建设道家思想这根顶梁柱。用它来取代,儒家这根顶梁柱。”
“除了道家之外,其他的还真不够儒家打的。”
“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如何在治政,经济,文化,等领域,运用道家思想。”
“建立道宗帝国,人人修仙。从小学习道生一,玄之又玄”
“接下来,一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