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们的人才太多了(1 / 2)

“完全没道理。”秦宇说道,“官员都不卖力,最底层的百姓恐怕会过的更苦如果官员都吃不饱饭,他们会更加盘剥百姓”ata

“笑话”ata

“他们不卖力,换一批就行了。”ata

“既然你觉得你的职位辛苦赚不到钱,那你就下来,想上去做你这个职位的大有人在。”ata

“记住,我华夏从来不缺人才。把他们都撤了,连个赈灾的人都找不到了”ata

“没有张屠户,还必须吃带毛猪了”ata

“重新提拔一批有能力赈灾的人,比吃饭喝水还要容易。朝廷分分钟钟,都能从灾民中挑选几个官来赈灾,以前的里正保长,甚至读过几天书的人都可以做。”ata

“而且新提拔出来的官吏,他们会更用心为朝廷办事,比以前的官做的更好。”ata

“不要以为他们都是生手做不好,当官不是什么尖端科技。”ata

“而且新提拔出来的官吏,他们还大概率不会。他们以前受到的都是淳朴教育,他们吃过当百姓的苦,就像朱元章一样,吃过百姓的苦,才知道怎么去爱民。”ata

“同时,新提拔出来的官员,也没有封建贵族的贪腐胆量,起码最开始没有。”ata

“以前的封建贵族,那是贪几百万几千万,都不带眨眼的。”ata

“而从底层新提拔出来的官吏,贪个几百两,应该都会心惊胆战吧。至少,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是没有贪腐太多的胆量。”ata

“所以,救民先救官这句话,就是在为贪官污吏洗地。”ata

“把让官吏多贪一点叫救”ata

“给快要饿死的灾民吃的那才叫救,给快要冻死的百姓住处那才叫救。让官吏多捞点好处用一个救字,简直就是对这个字的羞辱。”ata

“就是把观众的智商和正义,按在地上摩擦。”ata

“关键是这句话还有很多人信,封为经典。”ata

“但凡觉得这句话说的有道理的,估计都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ata

“从新提拔一批官员,甚至从灾民中提拔,他们能干好吗”朱元章表示怀疑。ata

“他们当然能干好。”秦宇道,“还是那句话,我华夏永远不缺人才,当官又不是啥尖端科技。”ata

“一个凤阳都能走出徐达,常遇春,汤和,沐英,等大明开国名将。一个沛县都能走出萧何,曹参,周勃,樊会,夏侯婴现在你给说我华夏人才少”ata

“就算从一个小村子里,都能随随便便挑出几个,能胜任县令,知府职位的人来。数百万流民中,还找不出一批能胜任赈灾的官员了”ata

“记住,我们华夏随随便便一个县城,都是能走出萧何,曹参,常遇春,徐达,樊会如果给他们机会,一个村子都能走出好几个县令,知府。”ata

“所以说,不要怕把那些官吏撤掉,就没人干了。”ata

“能找到千千万万替代他们的人。”ata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感慨起来:ata

华夏一个县城都能出那么多人才,名垂千古的文臣,征战四方的武将。ata

太卷了ata

离开了这个卷上天的地方,到了国外不卷的地方,几乎没有混的不好的华夏子孙。ata

华夏从来都不缺萧何,徐达。ata

只缺刘邦,朱元章这种敢抬头挑事的。ata

其余县城的萧何徐达,他们不是没能力,只是没有展现的机会。ata

“好了,你继续说。”转头向黄村长道。ata

“有钱之后马上赈灾收拾民心,但凡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他们都不会举义。但凡那些士兵有军饷,他们都会为朝廷生舍生忘死,抵抗外辱。”ata

“不错,我华夏百姓,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秦宇听了感慨起来。“他们在骨子里,永远都热爱着这片土地。他们的骨子里,永远有炎黄子孙的凝聚力。”ata

“我华夏百姓,爱的是这片土地,不是什么腐朽的封建王朝。”ata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当朝廷烂到骨子里的时候,他们会站起来反抗朝廷。但他们永远不会,背叛这片土地,永远不会背叛炎黄子孙的血脉。”ata

“腐朽的朝廷,只能代表皇室群体。代表不了这片土地,代表不了炎黄血脉。”ata

说完,抬了抬手,示意黄村长继续讲下去。ata

“崇祯有了钱粮之后,赈灾,义军自然不战而降。有了军饷之后抵抗女真,好像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当时的女真只有区区八万人。”朱元章道,“内忧外患解决之后,整顿朝纲,打压封建贵族打压阉党,对内鼓励农耕实行摊丁入亩,对外掠夺资源。”ata

“举国上下一心,共同面对小冰河期的天灾,自然能安稳渡过。”ata

“不错”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