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的杨大使,正在于阗埃米尔或者说大明疏勒宣慰使所属于阗长官司长官,还有甘肃都指挥使司所属阿端卫指挥使的共同迎接下,带着他的三万大军进入阿端卫城
其实这两家就是原本的西于阗和东于阗。
或者现代的和田和于田,前者是埃米尔后者是佛教的撒里畏兀儿,在杨丰上次西征后,这两家原本互相杀戮的势力全都老实了,然后以策勒为界,西边属于于阗长官司,东边属于阿端卫。但阿端卫属于卫城,而且属于甘肃都指挥使司直属,所以朝廷在这里有一个汉人千户所,然后有银行,有陆关,所有和印度的贸易必须在这里办理手续并交税。
所以倒也成了商业中心。
但阿端卫指挥使还是哈密王系统的蒙古人,上次西征时候也凑了两千骑兵跟随哈密王。
从这里一直到哈密,总共有七个这样的卫。
指挥使是哈密王家族的蒙古人,都是察合台后代的台吉,属民是佛教的蒙古人或者撒里畏兀儿,然后为朝廷维护到印度的贸易线,属于甘肃都指挥使司统辖。
“军需准备好了吗”
杨大使看着他面前跪伏在地的两个家伙。
“大使,小的已经宰杀一千头牛,五千只羊,并熏制为肉干,还有五千斤乳酪以备王师路上食用。”
阿端卫指挥使赶紧说道。
“干的不错,朝廷也不是白要你的,这里是两万贯钞,算是买这些东西的。”
杨丰满意的说道。
紧接着一名军官捧着一个装满宝钞的箱子递给阿端卫指挥使。
后者喜出望外的接过,虽然这些都是纸币,但他的两个孙子在京城上学这些年花钱越来越多,刚刚来信要钱,据说迷上了养兰花,那兰花有各种奇效,现在京城很多人都在养这个。另一个则迷上了一种什么神鸟,说是从海外灵山带回了的,一只鸟几千贯,养了这个可以净化身上的污垢,死后变成至纯至净的灵魂能直接做罗汉。
大师们都这样说。
虽然指挥使不懂这些,也觉着有些不靠谱,但一想到自己孙子在京城,自己在这种偏远之地,那肯定是自己孙子知道的多。
自己不用管别的,他们要钱就给呗。
反正他也是逼着属民交出的牛羊。
只要属民少吃一只羊,就能让自己的孙子在京城有钱花,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干
属民不满又能怎样
自己是朝廷的指挥使,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你们呢”
杨丰问于阗长官司长官。
“回大使,小的给王师准备了两万石军粮。”
后者赶紧说道。
他那里和阿端卫不同,主要是靠种田,另外他们那里是主要玉石产地,所以还有不少大明过去的玉石商人在采玉,但这样的后果是人口增长,而且都是不种田的人口,所以凑两万石粮食已经算是竭尽所能了。但玉石给他带来的却是源源不断的钞票,这些钞票让他的儿子在京城过着富豪的生活,给他结交权贵,而且已经得到太后赏赐来自海外的新作物地瓜,据说此物亩产数千斤,只要以后种地瓜就能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还耐旱。
总之只要有了地瓜,以后他的和田就能养活更多采玉的工人,然后让他赚更多的钱。
但地瓜的种植技术全靠杨大使传授。
所以哪怕竭尽所能,哪怕让自己的属民忍一忍,甚至饿死些老的不能动的废物也要给杨大使凑出这两万石军粮。
不就是苦一苦吗
为了以后的好日子,苦一苦是应该的,没有现在的苦,哪有以后的甜
“两万石,我还是给你们两万贯吧,毕竟不能厚此薄彼,京城米价现在一贯都能买三石了。”
杨丰说道。
然后那军官也捧着两万贯钞给于阗长官。
后者当然诚惶诚恐的感谢杨大使啦,虽然他这里真要用宝钞买,差不多都快五贯一石了。
人多粮少,而且那些玉石商也是用宝钞,导致本地宝钞流通量很大。
然而
杨大使都给钱了,还计较什么多少啊
他就是不给钱,不也一样得交粮食吗
他明明可以直接拿的,居然还给钱,太令人感动了。
“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杨大使感慨的说道。
而就在此时,路边一处小楼的窗口,一双目光正在看着他
“杨丰居然真的亲征了。”
来自广东的商人何凤饶有兴趣的看着杨丰,还有他身后浩浩荡荡仿佛无穷无尽的马车。
这些四轮马车都是两匹马拉的,而且马车上都带着护盾,那些穿着红色军服的京营士兵都坐着车或者骑着马和骆驼,另外在队伍中还不时可以看到马匹拖着大炮,大炮后面都跟着补给的弹药车。不过在经历了数千里长途行军后,看起来都是风尘仆仆,一个个为了遮挡风沙都干脆蒙着脸只露出俩眼睛,哪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