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防军作战,清军最大的感受就是
火炮实在太多了。
清军弄到的红衣大炮不过五十余门,全都宝贝的不得了。非关键战役,绝不轻易出动。
而每一动,无不建立奇功。
多少坚城要塞,都是被红衣大炮攻克的。
可是跟红衣大炮比起来,国防军的火炮更多,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也打的更准。
清军带着无比悲壮的心情踏上战场,可是却在火炮的轰击之下风雨飘摇。
人的意志力固然能够改天换地,但是在科技的神威之下,当真是过于渺小。
尤其是他们的敌人意志力同样强大。
清军的阵型越来越松散,不少人都两股战战,已经处在了崩溃边缘。
毕竟对面的敌人无边无际,而本方这边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距离越近,国防军的压迫感就越强烈。
其实对付国防军火炮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阵型尽量疏散,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伤亡。
之前的数次战斗中,清军都是这么做的。
可试了几次,结果发现后果更加惨烈。
因为一旦把阵型疏散,清军手中没有足够的火枪,更加不是国防军的对手。
你不能指望手持刀剑的冷兵器士兵去跟火枪兵搏命吧
说穿了,还是科技碾压。
这样的对决中,清军其实并不比欧洲殖民者面对的印第安人好上多少。
也就是清军的文明更加进步一些,组织度更高一些,才没有向印第安人那么轻易崩溃。
科尔沁右翼始终没有出现,令多尔衮心底冰凉一片。
他已经有所感觉,巴达礼或许永远不会来了。
科尔沁左翼那边的战斗依旧没有停止,枪炮声还在不停传来,但明显稀疏了许多。
这种状况,只能有两个结果。
一个是国防军被蒙古骑兵杀散了,组织不起反击。
另一个就是蒙古骑兵完蛋了,国防军已经在打扫战场了。
多尔衮没空去猜测左翼如何了,正面的战况让他压力巨大。
“察罕,索诺木,率领你们的骑兵,贴着步兵方阵切进去。”
听到多尔衮的命令,察罕和索诺木头皮发麻。
可满清的余威尚存,他们不敢反抗。只能点起科尔沁左翼最后的精华,无奈地投入战场。
蒙古骑兵的到来,并没有令第四师有任何慌乱。
这么点骑兵,没有人相信可以打穿第四师无边无际的阵线。
走在最前面的第13团只专注于眼前的清军步兵。
“开火”
清军的盾车已经被国防军的迫击炮摧毁了。
失去了遮挡的清军只能迸发出绝望的吼叫,朝着国防军冲锋而来。
一百五十步,一个令满人哭泣的距离。
火枪肆意轰鸣,一个接着一个的清军被打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苏克萨哈混在其中,无意识地鼓噪,也不知道下达的命令意义何在。
反正面前的士兵一层一层地被收割,可就是接近不了国防军。
冲不破一百步这个界限,清军的弓箭就发挥不了。
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神射,如今全都成为了无用功。
科尔沁骑兵从两侧冲过去了。
战马的速度那么快,应该可以撞散国防军的阵列吧
第14团、第15团两个大阵却也上来了。
每个团都是数千支火枪,一分钟内发射的弹丸数量比暴雨还要密集。
天上的云彩足够厚重,但是地上腾起的硝烟却如同乌云压城。
硝烟未散,而战场上的蒙古骑兵已经不见了踪影。
没有任何一匹战马、没有任何一个蒙古骑兵冲进国防军的阵列中。
当火枪的数量比骑兵多出太多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清军绝望了
连骑兵都冲不过去,他们这些只靠两条腿的步兵又能如何
明知必死的战斗,谁又能接受呢
有一个士兵突然扔掉了兵器,转身就跑。
他不想死,他想要活命
苏克萨哈挥刀劈下,胆战心惊地吼道:“临阵脱逃者,死”
可惜,他还不是宿将,名望有限。
他的做法对士兵们没有太大的震慑作用。
被他砍死是死,被国防军打死又何尝不是死
苏克萨哈的手中只有一把刀,他又能砍死几个
越来越多清军士兵开始溃逃,迅速形成一股洪流,将苏克萨哈裹挟在了其中。
苏克萨哈拼了命地想要阻止,但他的力量太薄弱了。
最后为了不被践踏而死,他也只能跟着步兵一同溃逃。
看到清军本阵出现溃兵,齐佳轩迅速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