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学术勾引【例行求月票推荐票收藏订阅】(1 / 2)

明左 鹤城风月 3251 字 2023-04-25

邓玉函明显是一个对传教没什么兴趣的传教士。他给左梦庚和徐若琳观看他收藏的书籍,结果其中没有一本是关于教义的,全都是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来这里的路上,我途径了卧亚、榜葛剌、满剌加、苏门答剌及安南南圻沿岸。濠镜和沿海许多地方,我也曾经去过。我将在这些地方采集到的的异种动物、植物、矿石、鱼类、爬虫、昆虫等标本,都绘制了图形。你们看,这就是我的成果。”邓玉函拿过来一本厚厚的书册,非常开心地炫耀。左梦庚只看了一眼,就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这简直就是一部关于探索的百科全书。只要有这本书,去到其中记载过的地方,基本上就能对当地的物产、气候、环境等了然于胸。别的不说,海外开拓的时候,这样的资料将会极大的帮助。可邓玉函拥有的著作,并不仅仅只有这么一本。足足上千本涉及到各学科的书籍,全都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里。有那么一刻,左梦庚都生出打劫的念头。他太明白,如果这些著作真的能够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将会给这个日渐没落的老大国度,带来怎样的蜕变。邓玉函不知道他的心思,依旧开心地炫耀自己的成果。他似乎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如果一个纯真的孩童。“你们看,这是我在杭州避难时写的著作,如果被这里的人们看到,保证会吓坏的,哈哈哈”徐若琳果然被吓到了。红着一张脸,禁不住啐了一口,根本不敢再看。因为书中竟然有图形,还是人的像。但左梦庚却如获至宝,呼吸急促。邓玉函的这本著作,名为泰西人身说概,共分两卷。里面是什么内容呢第一卷讲了骨骼、神经、体内脂肪、经脉、皮肤、躯体和血液。第二卷讲的是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舌头、触觉、发音的原理和形成。这是什么这简直就是现代医学最好的入门教材。可是这样的著作竟然静静地躺在一个平凡的小房间里,而不被世人所知。如果说泰西人身说概还只是让左梦庚觉着邓玉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的话,那么当看到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的时候,左梦庚一下子就坚定了信念。这本书的另一个名称,最是有名。奇器图说。这本书是邓玉函口述、王徵笔述绘图的著作。其中不但介绍了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讨论了地心引力、各种几何图形的重心、各种物体的比重等。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被首次介绍给中国。第二卷里则是简单机械的原理,如天平、杠杆、滑轮、轮盘、螺旋和斜面等。第三卷为机械原理应用,甚至还配有绘图,包括起重、引重、转重、取水、转磨等。等到了第四卷,内容就更加神奇了。里面详细介绍了虹吸现象、自行磨、自行车、代耕、连弩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左梦庚并不知道的是,奇器图说第四卷的内容,其实是王徵自己的研究。这足以说明,这个时代中国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上,是跟得上世界的。自从开启工业之路后,左梦庚最为头疼的就是,手下没有人才。所有的物理、化学、机械、光学等学科,都需要他手把手的教。问题是他懂得的知识太偏科,全都侧重于军事领域。而且真正能够学习他这些知识的人,只有左庄学堂里那四百多个孩子。可这些孩子成长起来,起码还要十年之功。其中有多少真的能够成才的,更加不敢保证。现在,一个当代最顶级的学科人才,还是全才,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左梦庚决定,他要抓住这个机会。“邓先生,其实我是一名军官。”邓玉函惊诧了一下,但随即平复。“我从你的身上感受到了军人的气质。”左梦庚继续道“我不但是一名军官,还是一个地方的主政官员之一,并且在当地很有话语权。”他强调这个,就是为了告诉邓玉函,他有多大的能量。“我所在的那个地方,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邓玉函不禁心生向往。来到中国之后,他才明白百万人口的城市是什么概念。左梦庚能够主政这样的地方,那无疑是了不起的。只是他不明白,左梦庚为何和他说起这些左梦庚直视着他。“邓先生,我觉着以您的智慧,留在这里只是浪费人生。如果您能够去我的地方传教,我将全力支持你。”邓玉函有点晕,没想到左梦庚居然对自己发出了邀请。“左,你不是对我们的信仰不感兴趣吗”左梦庚微微一笑,意有所指。“所以,我才邀请您去我的地方传教。”他怕邓玉函不懂,又加了一句。“我从去年开始,就在当地建立了一所面向西学的学校。里面的孩子,都在接受天文、物理、化学、机械等方面的教育。但是能够教导他们的,目前只有我一个。您是一位博学的人,如果能够得到您的帮助,将是那些孩子们的幸运。”邓玉函明白了。这哪是邀请自己去传教啊这分明是看中了自己的学问。可为什么自己无比心动呢但想想现实的情况,邓玉函不禁苦笑。“左,你可能不明白,传教一事,需要听从会长的命令,我无法自作主张。而且我接受了你们皇帝的任命,正在协助保罗测算历法,恐怕无法答应你的邀请。”左梦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保罗是徐光启的外语名字。徐阁老,您要不要这么潮啊可对于邓玉函的困难,左梦庚并不觉着有什么问题。“邓先生,能够开拓一个全新的教区,还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地方,我想你们所有传教士都会心动的,不是吗再有,你应该是生病了。既然生病了,当然也就没办法工作了。”邓玉函目瞪口呆,没想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