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像是孩童时代,因为功课不合格的黯然,又像是那许多年少时多次询问起自己额娘的期盼和失落。
他在这一刻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太子,不是被朝臣夸赞处理政事稳固如泰山的太子,而是一个儿子。
一个在父亲面前流露出自己最真实一面的儿子。
康熙定定的看着他
眼前的青年是他的嫡子,是他的太子,是他自幼一点一点抚养长大的孩子,是他江山的继承者
太子对朝堂的所有理解全出自于他的教导,明白他所有的政治策略。
太子也十分赞同并理解分化上层八旗贵族,拉拢下五旗成员,即使索额图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他也是赞同分化八旗贵族的那些策略。
康熙的心陡然软了下来,索额图退出朝堂了,只要索额图不再教唆太子,便算了吧。
他拍拍太子的肩膀,“你额娘在天之灵,能看到你如今这般出色,也是心中慰藉,朕总算不负她。”
太子扬起脸,他在多年前就已经长得比皇阿玛还要高,而如今却做出了这样的姿态,期盼着说道“皇阿玛再与我讲讲皇额娘吧。”
康熙的回忆回到了从前,语气温柔起来,“你皇额娘”
索额图退出朝堂,太子不再坚持,皇帝太子重归于好,这对朝野上下都是件好事。
牺牲一个索额图,能让皇上和太子不再打擂台,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心里并不如意,不过现在并没有人在意他们的不如意
宜妃经此一战,大获全胜,还全身而退,而关于德妃的种种流言,在某一日戛然而止。
因为德妃所出的五公主,被皇上赐婚留在了京城。
额驸选定的正是佟家的舜安颜,佟家是皇上的母族,煊赫逼人,甚至有着佟半朝堂的称呼。
这称呼不是空虚来风,而是有着切实证据的。
佟家在本朝有一百零八位京官,五百八十八位地方官员,这等的富贵,都是出了一个当皇帝的外孙带来的。
可见皇上这门亲事选的极好,把自己喜欢的女儿嫁给了自己厚待的母家。
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对于皇帝来说也是如此。
哪个孩子他见得多自然就多几分感情。而即使是亲儿子,若是许久不曾相见,那感情自然也淡薄了。
而对于康熙来说,五公主是养在太后处的乖巧女儿,贴心又懂事。
他每隔两三日便要去太后那里请安,自然见五公主次数很多,对这个女儿也多几分偏疼。
他这才给五公主选定了一门在京城的好亲事,叫她不必去嫁去蒙古。
五公主身体算不上健壮,康熙也怜惜这个女儿,担心蒙古环境恶劣叫她承受不了。
康熙是如此想的,心里还十分满意这门婚事,德妃却不然。
这对于五公主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她能够留在京城,不必嫁去蒙古,有疼爱自己的祖母在宫中庇护自己,定能生活顺遂。
对于佟家来说,同样是一件好事,能够尚公主,可是天大的荣耀,又一次增添了佟家的光彩。
对于太后来说是一件好事,自己心疼的孙女不必远离自己,能在京城看着她成婚生子。
可这事唯独对德妃这个亲额娘不是件好事。
因为佟家他不只是皇上的母家,还是孝懿皇后的母家呀
再想到前些日子那些传言,德妃眼前一黑又晕过去了。
而宫里人提起五公主这门婚事也不再是一味的艳羡,而是露出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孝懿皇后皇后和德妃,嘿嘿嘿嘿。
宜妃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而跟着宜妃娘娘打了一次很好的配合的李星晚则不再考虑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有一件好事正在发生。
“真的吗”李星晚惊喜地问道。
她仰头绕着胤禟转圈圈,高兴的不得了,两只手抓着他的衣服蹦来蹦去,“真的吗真的吗”
像个可爱的鸟宝宝一样叽叽喳喳,胤禟爱的不行,抬手揽着她,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回答着。
“真的真的。”
“皇阿玛今日下的调令,要把岳父从苏州调回来进户部,如不出意外,岳父应当是户部左侍郎,原本的户部尚满尚书快要致仕了,等待个几年,说不定能再升上一层楼。”
“嘻嘻,”李兴晚笑着道“我倒不为了我爹升官高兴,而是想着他能到京城来,我也能看看他和娘亲,以前远在苏州,只能寄几封书信,而如今爹爹到了京城,咱们就能常见面。”
“嗯”胤禟思索道,“岳父倒是能常见,岳母可就不一定了”,
“啊,为什么呀”李星晚惊讶的问道。
胤禟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红漆火印的,递给李星晚,“你瞧瞧是怎么回事,今日送信的传的话,说是岳父已经上了朝廷的官船,岳母还在苏州没跟着来。”
李星晚皱着眉,伸手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