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同步后期(1 / 2)

“汉洲,一切都还好吗”

“”

陆潜注视着电脑屏幕的前置摄像头,微笑地询问到,但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林汉洲坐在电脑屏幕前面,似乎正在忙碌着什么,视线焦点并不在陆潜身上。

陆潜也没有着急,耐心地等待着,注视着林汉洲的表情和眼神,虽然他现在有些着急,但他知道这需要时间

所谓自闭症,落在每个人身上的症状和情况都稍稍有些不同。

像林汉洲这样,首先,他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往往和常人不同,他看到事物事情的角度都非常特别。

得益于此,他总是能够捕捉到电影的不同质感,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剪辑,注入色彩。

其次,他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频率,他经常性地沉浸在一件事里,然后就进入浑然忘我状态,周围所有事情全部都不重要,满心满眼都只有这一件事,哪怕天塌下来也无法打扰他。

正是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里,林汉洲和其他人的沟通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陌生人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去理解、去包容,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无数问题,自己都已经焦头烂额了, 哪里有时间去倾听他人的情况呢

对于家人来说, 同样困难,因为他们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整个过程,所有耐心都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之中被消磨殆尽,也许陌生人只是短短一次碰面, 他们却需要从早到晚保持耐心, 足以把任何一个人逼疯。

林长阳和卓玉英也不是圣人,在漫长到令人绝望的二十多年里, 他们也会烦躁也会愤怒也会暴跳如雷, 面对如同顽石一般生活在不同时空里的林汉洲也会失去控制。

但关键就在于,他们始终不曾放弃, 并且, 他们始终在学习在进步,一步一步地,在错误之中成长,然后靠近林汉洲, 竭尽自己的所能去理解去支持林汉洲,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陆潜, 也一样。

经历上一次“游客”的跟组拍摄之后, 他才意识到照顾林汉洲是一份多么艰巨的任务,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

当林汉洲专注在剪辑工作上的时候, 他就会保持百分之百的投入, 仿佛另外一个人。

现在, 陆潜也一直在慢慢学习如何与林汉洲保持长时间的合作关系, 如果他需要时间,那么就给他时间, 虽然陆潜这里真的很紧迫也很焦虑,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说服自己保持冷静。

今天, 堪称灾难性又是历史性的一天,所有工作顺利结束, 张本卿的表现超乎想象得出色,整个拍摄也异常顺利, 拍摄速度马上刷了起来, 破晓时分的一点颠簸和挫折,换来的是一整天行云流水的工作。

而且,完成质量超乎想象。

夜幕降临,剧组工作人员们能够稍稍放松休息一下, 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今天在剧组发生的事情,但陆潜却不行, 工作、工作、仍然还是工作,结束片场工作之后,又需要和林汉洲开始另外一部分工作。

纪叙看着保持耐心的陆潜,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

“有进步呀。”

“呼,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陆潜感叹了一句,惹得纪叙大笑起来,“但重点是,这里耽误的时间,对汉洲来说是思考和创作的必要时间,他完成工作之后,很少很少需要返工,所以,我也说服自己这是必要过程。”

纪叙走了过来,好奇地询问道,“你确定这种方式,没有问题吗”

“我不确定。”陆潜非常心宽地耸了耸肩, “只有尝试过后才知道。”

所以,发生了什么

简单来说,陆潜做出一次全新尝试。

一直以来,陆潜的作品全部遵循传统电影制作流程

片场结束所有拍摄工作,然后再进入剪辑室完成后期制作,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确保现场拍摄尽可能多捕捉一些镜头

因为一旦离开片场就很难再进行补拍,为了避免后期制作找不到满意的镜头,自然就需要多多储备素材。

这种制作方式的缺点就在于,浪费。

同一场戏,即使导演满意了,往往也需要重复拍摄两次到三次,又或者是多拍摄几个不同角度和不同版本。

自然而然,后期剪辑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大堆没有必要的素材。

现在已经不是胶卷拍摄时代,尽管陆潜是采用胶卷结合数字的拍摄手段,但胶卷的浪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整个拍摄进度、拍摄时间、拍摄精力的消耗才是,导演就好像储物癖一样,总是希望能够多多储备一些。

“游客”作为陆潜的第一部剧情电影,就遭遇了这样的问题,林汉洲后期剪辑的素材,是最终完成版本的五倍有余

也就是说,“游客”最终成品约莫一百二十分钟,而拍摄素材则超过六百分钟。

这还是因为陆潜精打细算,一边计算一边拍摄,一边思考一边工作,剪辑画面基本都存储在脑海里,确保物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