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朕不准他投降,不准!(2 / 3)

张献忠瞄了二人一眼,紧跟着气呼呼的喝道“滚,滚出去,老子看你们就生气,现在解除你们的兵权,把人马交出来,回营闭门思过吧。”

孙可望听了这话磕头如捣蒜,这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他跟刘文秀还有艾能奇把仗打成这样子,如果不做惩罚,那可就真的难以服众了。

所以张献忠必须做做样子,把兵权收了,到将来肯定还会还给他们的,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打了败仗收兵权,等到在需要他们制衡李定国的时候,再还给他们,这一套都玩了多年了。

而且临走的时候,孙可望为了表示兄弟情深看向张献忠道“义父,老四他”

听了这话张献忠看了一眼孙可望道“你不用管了,为父自有安排。”

“是。”

张献忠这话说完挥了挥手,孙可望与刘文秀退下。

出了张献忠的帅营,孙可望与刘文秀齐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件事就算湖弄过去了。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分开各自回营,闭门思过。

高迎祥被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代表着第一阶段的农民起义的失败,也给崇祯皇帝打了一针强心剂,让这位陛下重拾信心,感觉自己又行了。

第三日,早朝。

崇祯皇帝龙行虎步的走到了台阶之上,一屁股坐在龙椅上,跟在后面的王承恩眼睛都亮了,陛下真是越来越有帝王之像了,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

台下的众大臣这时偷眼看皇帝,心中暗自腹诽,打了个胜仗就得瑟。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说,众大臣还是齐齐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崇祯皇帝一抬手,这时众大臣起身,崇祯看了看下面的众大臣道“诸位,陕西之事,各位听说了吧”

“贺喜陛下,平定天下,俘获贼首。”

崇祯点点头道“嗯,今日早朝,咱们主要是议一议,对于贼首高迎祥的处置,各位臣公各抒己见吧。”

听了崇祯的话,众大臣没有第一时间接话,而是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诧异之情,这有什么好议论的,谋反大罪,当诛九族,当凌迟处死啊。

这不是开国以来就定下来的国策吗

众多大臣不明白崇祯是何意思,一时间竟然都保持沉默。

崇祯见众大臣不说话,就开口点名了“刑部尚书可在。”

“臣在。”

刑部尚书立刻出列,躬身行礼,崇祯看着刑部尚书道“尚书大人主管天下刑法,这定罪之事,尚书何意啊”

刑部尚书听了这话道“这,贼首高迎祥聚众谋反,证据充足,无可辩驳,按照咱们大明律例,谋反者,诛九族,匪首者当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崇祯点点头。

“爱卿所言甚是,诸位臣公以为呢”

崇祯询问,诸多臣公一起拱手道“臣等附议。”

崇祯道“嗯,罪定完了,接下来就应该讨论一下行刑地点了。”

听了这话,诸位臣公又不理解了,这时崇祯道“昨日卢象升给我奏疏上写道,山西李自成与高迎祥相交莫逆,如果把高迎祥从陕西运到京城开刀问斩,中途怕出变故,因此卢象升请奏,是否可以在陕西就地对高迎祥明正典刑。“

崇祯这话一说完,下面的大臣顿时争论开了,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就地斩杀高迎祥可以免除后患,省的流寇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提议很有诱惑性。

不过反对的人也很有道理,高迎祥是天下流寇的贼首,其代表的象征意义,远不是普通贼寇所能比拟的,这种人必须要明正典刑,偷偷摸摸在陕西给处决了算怎么回事

搞得好像朝廷怕了反贼一样,如此做弊远远大于利,也许在押送高迎祥的途中会横生变故,可是就算再大的变故,也必须把高迎祥押到京城,在皇帝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处以极刑,如此才能震慑天下,彰显朝廷威严。

这两项说辞都非常有道理,一个是怕夜长梦多,就跟西游记似的,一群妖怪抓了唐僧你就赶紧吃啊,你个妖怪学什么人类吃熟食啊,直接生吃啊,结果就给孙悟空这些人留出了救援的时间。

还有水浒传,抓个梁山好汉,你就地格杀啊不,非要搞个大排场,然后让对方来个劫法场,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很多人认为,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可能有变故啊。

而第二个就更有道理了,也是第一种想法的一种解释,我们是官府,官府做事讲究个光明正大,我要杀你,就要经过三司会审,把法律程序走一遍,这样才能杀,做事要符合法理。

而崇祯对自己的身份还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在经过一番辩驳之后,崇祯还是决定让卢象升押送高迎祥进京,既然赢了就要赢得光明正大,反贼就要有反贼的待遇,明正典刑彰显朝廷的威严。

“嗯,诸位臣公所言甚是有理,既然如此,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