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了,整整过去大半年了,你还惦记着呢
你的神仙做派呢
你的菩萨心肠呢
你是个人吗
“阿阿郎,要不我去找个人,教训一下孙先生,给你出出气”
杨妙言见李元吉一会儿愤恨的样子、一会儿怒的瞪起眼、一会儿又咬牙切齿的,就知道李元吉心里不痛快。
为了让李元吉心里能痛快一点,她决定向孙思邈这个活神仙发起挑战。
李元吉没有在意杨妙言的话,而是看着杨妙言一脸的歉意。
妙妙啊,我对不起你啊,我不该腹诽你腹黑的,比起孙思邈,你还是个单纯的小白兔。
杨妙言被李元吉一脸歉意的神情看的有些莫名其妙,“阿阿郎”
李元吉深吸了几口气,一边平复着心情,一边道“你还是别去找孙思邈麻烦了,你不是他的对手。”
杨妙言愣了一下,微微晃了晃小拳头,“那我也能帮阿郎出出气。”
李元吉被杨妙言给逗笑了,“我自己受的气,我自己会讨回来,就不劳王妃大驾了。”
说完这话,不等杨妙言开口,李元吉就咬着牙,狰狞的笑道“吩咐下去,让亲事府准备好仪仗,我要亲自去找孙思邈讨一个说法。”
李元吉实在是被孙思邈给气到了。
孙思邈再怎么说也是一位活神仙,一点儿也不讲武德,居然趁人之危
最可气的是,孙思邈的贼心也太顽强了,居然能惦记他大半年。
“我马上去吩咐人准备。”
杨妙言充分的领会了礼教中的夫唱妇随一词,李元吉要去找茬,那她就帮李元吉准备找茬用的工具。
至于得罪了孙思邈,有什么后果,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孙思邈名望再高,身份再特殊,那也是李唐的百姓、李唐的臣。
李唐最尊贵的几个人之一要找他麻烦,还不用考虑什么后果。
杨妙言说走就走,不等侍婢们动手,自己提着裙摆就匆匆出了寝殿。
出去了没几个呼吸,又匆匆的赶了回来。
看到李元吉穿着内衬,正坐在矮几前对着一盘瓜果泄愤,赶忙喊道“父亲和大哥到了”
李元吉匆忙将手里没吃完的半颗杏子塞进了嘴里,跑到床榻上直挺挺的躺下。
杨妙言快速的收拾了一下李元吉丢下的残核。
待到残核收拾完了以后,李渊急匆匆的闯进了寝殿内,一入殿就焦急的问,“元吉醒了”
李建成紧随其后,进入到了殿内。
“父亲”
李元吉艰难的爬起身,要向李渊施礼。
李渊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扶着李元吉的肩头,重新让李元吉躺下,“有病在身就好好的躺着,别乱动。”
李元吉乖巧的躺平。
李建成凑到了床前,询问道“感觉如何”
李元吉在李渊和李建成的询问下,又将之前应付郑观音和长孙的话重复了一番。
李渊一边了解着李元吉的情况,一边抱怨着孙思邈有些不识抬举。
病人才刚醒,还没彻底下床呢,孙思邈就跑了。
在李渊眼里,就是不识抬举。
要不是孙思邈还有一个玄学大家的身份,李渊已经下令千牛备身们去拿人了。
在李渊眼里,孙思邈杏林高手的身份,根本不值得他重视。
真正值得他重视的是孙思邈玄学大家的身份。
李家认了李耳当祖宗以后,顺势将道教也拔到了国教的高度。
李渊还定下了道大佛小,先道后释的规矩。
孙思邈作为继承了李家祖宗学问的人,李家自然得给几分面子。
“父亲,元吉看着也无大碍了,您该去接见突厥使节了。”
李建成在李渊陪着李元吉聊了好一会儿后,缓缓开口。
李渊皱眉道“让他们等着。”
李渊刚刚之所以跟李建成离开,就是因为突厥使节到了长安城。
突厥使节此次到长安,除了献上鱼胶向大唐请和以外,还送还了扣押的长孙顺德等人。
李渊刚刚就是去慰问了一番长孙顺德的等人,对于那些借着要装表鱼胶为借口,迟迟不肯觐见的突厥使节,李渊问都没问。
你想打就打,想和就和,想扣人就扣人,想放人就放人,什么都是你说了算,那有这种道理
李渊早年向突厥低过头,但建立大唐以后,对待突厥就相当硬气。
即便是大唐对突厥的战事屡屡吃亏,李渊依然硬气。
别看李渊在儿子们面前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就真以为李渊没脾气。
李渊对待外人的时候,脾气要多大有多大,下手要多狠有多狠。
李氏三代人中,李渊是第一个筑京观的。
前隋大业十一年的时候,李渊慰抚山西河东,龙门人母端儿聚众造反,李渊一马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