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一早, 迎春和丈夫徐礼升带着一车礼物来了。
徐礼升在前院下车,马车载着迎春在二门处下车,迎春下车的时候看到王熙凤和李纨等着, 就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问两位嫂子“这是真的吗昨日下午我收到消息, 要不是天黑就亲自过来问问。”
王熙凤点头“别的事能哄着人, 这种事哪敢哄着人呢快随我来, 咱们去拜见老太太。”
迎春被王熙凤拉着往里面走,就说“我这次给老太太太太嫂子们和姐妹们侄女们带了东西来。这几个月家里都好”
王熙凤回答“好”
迎春问“我听昨日来报喜的婆子说宝姑娘走了,可惜我没赶上送她, 她好端端的怎么要走是他们家要和人商谈婚约吗”
王熙凤就说“跟我们说是要去陪伴她母亲, 别的就不知道了,或许就如姑奶奶说的这样,姑娘家脸皮薄, 事儿没定下来不会到处说。”
王熙凤这时候从头到脚看了看迎春, 觉得这真是有点不一样啊,以往这位是不会主动说一句话的。
王熙凤也没时间探究她的变化, 拉着她匆匆进了老太太的屋子里。
对于贾迎春而言,这里如往常一样姑娘们都在这儿陪着老太太说话,连东府的婆媳两个都在, 就是没见这次的主角。
迎春拜见了老太太,就问“怎么不见我们太太和三嫂子, 也没见还有咱们家的贵人”随后又问“是在园子里面吗我这会儿要不要去拜见一番”
惜春就说“二姐姐先等等,今儿一早在你们来之前, 宫里来人请了大太太三嫂子和萱儿进宫了。”
外面前院, 在徐礼升来之前,史家的兄弟和林如海都来了。
贾琮陪着徐礼升进来,这位新姑爷立即跟各位长辈打招呼, 因为没见到贾赦和贾瑭,就问“三哥哥今儿还去衙门吗岳父昨日是不是又喝高了”
史鼎说“你老丈人和你舅哥今儿一早进宫了。”
徐礼升对京中有些风俗不太熟,对皇室和勋贵之间相处也没听闻过,对皇家的婚事流程更不了解,他就纳闷怎么这个时候进宫,嘴上不敢问只能在一边连连点头。
林如海带着宝玉和贾琮陪史家兄弟说话,大家天南海北什么都聊,这会是贾宝玉说在寺庙中的见闻,和表叔姑父讨论佛经。史家兄弟两个读书一般,更没读过佛经,倒是林如海有些研究,和宝玉说的很愉快,表示自己还会做佛香,回头大家可以一起动手试一试。
贾琏进进出出,史家兄弟是不了解插不上话,徐礼升是不知道怎么插话,贾琮因为年纪小,给长辈哥哥们倒茶,徐礼升觉得坐着有些不太妥当,就凑准机会跟着贾琏出去了。
“二哥哥,这事儿都定了怎么今日来的人这么少”他还以为今日要帮忙挡酒待客,为了避免空腹喝酒特意早上先吃饱才来的,算是有备而来。
贾琏就说“宫里没下旨,这事儿就不算定在没下旨前,这些知道的要装不知道,咱们家更是要夹着尾巴做人,在此之前可千万不能出什么篓子。”
哪怕他这么说,国府的奴才们未必能谨言慎行,这几日为了应付接下来接待客人,买办们都会提前预定食材和酒,有心人只要发现荣国府大量采购就能知道端倪。今日一早就有些人来送贺礼,不用问,自然是这些奴才们走漏了消息。
这种提前来送礼的都是些小角色,连荣国府的门都进不去。可以想象随着时间越推移,知道的也就越多。
瞒是瞒不住的,也只能尽力控制着消息散播的速度。
他们两个在外面说话,这时候史鼎走出来对徐礼升说“二姑爷在这儿呢,刚才你林姑父找你,你快去看看他找你干嘛”
徐礼升忙不迭的去了正堂,贾琏就知道史鼎是要支开这位新妹夫,也没点破,就问“表叔有什么吩咐”
“吩咐倒是不敢”史鼎有些犹豫,考虑了一下还是说了“你们兄弟是不是能往江南安插人,你也知道,我们家如今人多,花销大,我打算出去弄点钱。”
史家兄弟一直想往江南去,这事儿贾瑭提过几次,甚至中间有一次皇帝生气,要把他们全家送北边戍边。
这事儿贾琏可不敢答应,也没直接拒绝,就把事儿推到了贾赦头上“要是以往我们兄弟怎么说也要倾尽全力助叔叔达成所愿,就因为现在家里面有了这样的好事儿,昨日我们老爷说了,说我们要是谁敢坏了太子妃的好事,他打断我们的腿把我们逐出家门。咱们都是亲戚,说句实在的,您想去一直去不成,这事儿已经不是我们家能办成的了,我们也不敢应承您”
史鼎知道这是拒绝了,这也不算是出乎意料,就说“你们倒也不必如此如临大敌,你们家的孩子我听你婶子说是个可人心疼的孩子,想来宫里也喜欢,要不然也不会不经选妃就定下来。跟你父亲说,也不必太着急上火了。”
贾琏打马虎眼,拉着他回荣禧堂接着喝茶去了。
到了中午天气越来越热,荣禧堂这里开始换冰,后院的丫鬟婆子也在抬着冰块给荣庆堂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