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自己的私房银子来补贴。可是一旦用了这些私房银子,将来宝玉兄弟又能得什么东西
如今家里面实在是艰难了些,我们二爷还有东院的三爷都已经往里面填了几万两银子了,咱们吃喝拉撒还有各处人情来往一年要耗费多少银子就算是他们兄弟有点儿积蓄也架不住这样的填补。
别说他们了,我都已经开始往里面倒贴钱了,如今芳丫头那里也是往里面倒贴。这要是一时半会儿一年两年还行,要是长此以往看不见个头,还不如分家算了。”
王夫人没说话。
王熙凤收拾了一下情绪,就说“既然太太没别的吩咐,我这几天就先让人拟个名册,拟好了就去找老太太说这事儿。”
说完站起来走了。
王夫人以为会因为外面的钱两个人吵一架,没想到是家里的事儿,心里顿时觉得有点不对劲,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一天无事。
第二天,家里到处传言,说是要卖人了,而且还是全家卖,弄的人心惶惶,大家都互相打听,各处求爷爷告奶奶,想留下来,恐慌在仆人中到处传播。
云芳和王熙凤就主持卖人这件事,主要是清理那些品行不好的,比如人尽可夫的多姑娘,和很多男仆都有过肌肤之欢,声名狼藉,人说万恶淫为首,留着这种人真的早晚出事儿。
那些偷鸡摸狗,打老婆、酗酒、刁钻、嚼舌头传闲话、喜欢聚赌的人被列了个名单。
也不是全家卖,有的是全家都不老实,自然是不会留全家,如果是有人老实,家人不老实,老实的会被留下来。
很快这批人被发卖了出去。
看到真的卖人了,所有人提心吊胆,只怕自己也被卖了,这几天家里瞬间安静多了,所有人都勤快起来,也不再见到那些偷懒的聚众闲聊的,似乎一瞬间大家都给自己找了个活儿干。
都在等第二批人什么时候被卖了。
上面几位管家奶奶不说话,大家都谨小慎微。
王夫人等着王熙凤第二波上门,别看卖人这件事闹得挺大的,但是卖出去那些人人才能得几个钱。有些人走的时候也把积蓄衣服什么的给带走了。在王夫人看来,这就是赔本买卖。
这对家里缺钱的事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所以王夫人觉得,王熙凤还会再来一次。
王熙凤不会再来了,早在王熙凤上次找王夫人聊这个的时候,云芳就跟王熙凤说过“这事不是内院的事儿,也不该你我冲锋陷阵,咱们使劲浑身解数,到时候老太太四两拨千斤,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件事必要让老太太没法插手才行,老太太怎么才能插不上手呢”
外面的事儿她插不上手,往日她要处理外面的事儿,靠的是儿孙跑腿和家奴。家奴控制起来,儿孙拒绝跑腿,她就是有本事,也难施展。只能接受定局
所以王熙凤没找王夫人,王夫人先得到了一个消息,昨日有几位清客相公被人揪住告官了,理由包括不限于
“偷女人的时候被这女人的汉子抓住打个半死报官。”
“出门撞到了路过的老婆婆,被这老婆婆的儿子打了半死又讹钱。”
“家里遭贼。”
“养外室被老婆知道,小舅子上门寻事,被打的头破血流。”
“在窑子里和人争风吃醋,被打的半死扔在街上。”
王夫人心想,怎么就一起出事儿了呢
接着王夫人收到了一个令她气的砸了一个杯子的消息“薛家的铺子遭贼了,放在铺子里的银子被盗了”
王夫人就觉得自己手脚冰凉。
“怎么会被偷了呢怎么没了”
她急着要去见薛姨妈。
薛姨妈在家里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薛姨妈问屏风外面的老掌柜和二掌柜“怎么丢了”
二掌柜说“几万两银子一下子没了,门没坏,锁也在,只能是内贼。今儿发现了银子没了,又查找伙计,少了两个,不知道他们的下落。”
此时薛蟠也在,他很肯定的说“必是他们偷了”
薛姨妈也是这么想的,开始哭天抢地,嘴里还在说“我这怎么跟人家交代啊我早就说放在铺子里面不靠谱”
薛蟠站起来就说“妈你也别难受,我这就去报官。”
薛姨妈赶快起来拉着他“孩子,这钱是你姨妈的,你姨妈这钱来的不那么正派,可不要闹起来,到时候官府要是问了咱们该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当然是咱们家的钱,就说咱们家的钱被伙计偷了,这是咱们家做生意的钱。”
薛姨妈一听,这也能说得过去,毕竟薛家本来就是有百万家资,也是一个巨富之家,丢了几万两银子也是说得过去的。
说到这里,就赶快拍了拍薛盼的衣服,嘱咐他“你去衙门里面先去找琏二爷,跟他说咱们家丢钱了。衙门里有人好办事儿,到时候请他多帮忙。”
薛蟠翁声翁气的应了一声。
他带着两个掌柜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