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儿出来了,姐儿这几日被药味熏的不爱吃饭了。”
“到底是哪里不舒服怎么开始天天奶吃药了”
“是想调理一番,想早日有个哥儿。”
云芳点头“这也确实是个大事儿。”养育一个继承人比眼前这点蝇头小利要重要的多。
云芳表现的非常欣慰“你奶奶能这样想我是真替她高兴,姐儿也能跑能跳了,这时候再生养也能轻松不少。”说着看看外面的天色“时间太晚了,我听说平儿在帮着二太太做事。你奶奶跟前没人伺候,你也早点回去吧,我也不留你了。”
丰儿应了一声,出去和在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小孩子告别,这才带着媳妇婆子走了。
回到家,王熙凤正卧床休息,贾琏衣衫不整的搂着她。
王熙凤问丰儿“你见到姐儿了吗”
丰儿不敢抬头,答了一句“见到了,跟大姐儿和桂哥儿在玩儿,小脸红扑扑的,很高兴呢。”
王熙凤这才算是放心了一些“这就好,过几天再送去一些东西,明日让人去外面买点鹌鹑来,让厨房卤了给送去,这几个小人最爱吃肉。”
贾琏跟着笑了一声。
王熙凤斜着眼睛看他一眼,对丰儿说“出去吧,这几日你别管别的,每日去送点东西,别管是玩的吃的,先哄着他们姐弟高兴了再说。”
丰儿答应了一声,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要进去的平儿,平儿张嘴不发声的问“如今在干嘛呢”
丰儿小声说“在说话呢。”
平儿点点头,在外面问了一声“奶奶,我进来了”
里面应了一声,平儿进去了。
王熙凤问“最近外面闹什么幺蛾子呢我这天天不好出门,不听见点热闹的觉得没意思。”
前几天赵姨娘大闹三姑娘的事儿是所有人都想围观的大戏,如今王熙凤就指望着家里的破事儿过日子了消遣呢。
“这要让奶奶失望了,现如今没人闹幺蛾子了,家里哪有那么多的事儿能闹起来啊就是最近几日常常有人去二太太跟前奉承呢。”
“都是谁家啊”
这事儿王熙凤能想的到,反正每次家里出事儿,总是会有一些奴才能迎风起来,有些会沉寂下去。反反复复看的多了,也能摸透一些规律,看明白一些人性。
哪有什么忠心不忠心啊就看好处多不多了。
平儿正在说话,外面丰儿和人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来,没一会丰儿来到了门外,隔着帘子跟里面说“二爷,奶奶,外面婆子说刚才有官媒拿着帖子来给咱们三姑娘说媒呢。”
王熙凤立即坐了起来“谁家这么不懂规矩,不知道先派人来说一句吗怎么就直接上门了”
这时候外面又来了人,丰儿跑出去,没一会就回来,跟王熙凤说“老太太请奶奶过去。”
王熙凤这个时候想了想,不敢再说什么病不病的事儿,立即换了衣服重新梳头去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这里也没什么人,这时候正是要吃晚饭的时候,按道理说这会人是最多的。
老太太指着凳子说“坐吧。今儿叫你来,是因为刚才有个媒婆来了,拿着一张帖子想要给三姑娘说个人家。”
“啊谁家这么不懂规矩,大家都是两家先互相透个话,都同意了才找媒人。”
“是个小官儿,也不入流,但是听说读书好,和二老爷有点交情,得过二老爷的夸奖,没想到这不说一声就找了媒婆拿了他的生辰八字上门。弄的大家措手不及”
“二老爷知道这事儿吗”
“现在知道了。”
“他应了这事儿了吗”
自然是不能让他应下的,二老爷一直说那人是个端方君子,又说读书不错,将来必定出人头地,能不能出人头地不知道,但是这人不会办事儿是肯定的,谁家不跟女孩的家里说一声就直接请了媒人上门的
当然了,这种人家也是有的,媒人的作用很多时候就是替男方直接上门介绍求娶,只是这种操作常见于乡村和外城百姓居住的地方。一辈子都享福的老太太是真的很少见,这也确实不太符合他们高门大户的联姻流程。
自然就在心里不看好这家人。
最关键的是,她很喜欢探春,探春在女孩子的群体是个很不错的人,无论是从家族的将来考虑,还是从探春自身的条件来说,老太太都觉得二老爷看上的年轻人不适合她。
“这事儿没法应。忒无礼了些”
王熙凤就知道老太太的意思了,老太太也不是来跟王熙凤说这家人合适不合适的,而是交代另外一件事儿的。
“环儿和琮儿还小着,这几个姑娘我瞧着年纪也不大,但是一算也该说人家了,说的晚了怕是不好找。现在就要提前看了,看好了订下来,这样走完六礼也到了成亲的年龄。
你是做嫂子的,也是将来家里当家的,你多上心,找好了来跟我说。你们几个有空了也四处打听一下才行,这些姑娘都是娇客,在家里留的时间也不长,你们也上点心,给她们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