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了”
“跟皇爷爷说说,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发光,莫不是夜明珠”
“回皇爷爷的话,这东西不是夜明珠,是一种叫灯泡的东西。”
“据说是用电才能点亮,但电是什么东西”
“马博”
朱允熞一提到细节就懵了,赶忙使出召唤。
虽说朱允熥早就把他撵去希望学堂读书去了,但朱允熞是出了名的学渣,上课从来不好好听讲,有时候还组织同学逃课、逃学。
因此,很多知识他都只听了个大概,具体细节完全说不上来。
马博可是朱允熥的开山大弟子,是他最喜欢的学生。是希望学堂里所有学生中,唯一一个精通数理化,并且能举一反三的人。
因此,朱允熥将电器的研发工作全都交给他来负责。
一般来说,科学发展最大的难题是“想到”,也就是根据现有的原理,想到可能的需求。
然而,朱允熥通过“梦入神机”,读档了很多科学书籍,直接跳过了这一步骤,直接快进到定向研发、定向应用这一环节。
再加上电力的应用,本就比蒸汽机的研发难度还低,只要把公式、定理研究明白,剩下就是缠绕线圈、研究漆包线之类的简单工艺。
至于灯泡的试错环节更是直接取消,一步到位地用钨丝做实验,领先爱迪生一万年。
因此,大明版的电器现代化才能成为可能。
不过,以目前大明的工业实力,想要量产还不大能够。顶多是搞出点样品,让某些特权阶层提前享受到而已。
想要实现大明版的家家户户电灯电话,就算不用一百年,也至少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毕竟,另一个时空里,慈溪老佛爷还坐过汽车和火车呢,可直至一百多年后,还有多少人没拥有汽车呢。
科技的普及,最大的关键点在于成本,而不是科技本身。
不能普及的科技就是奇技淫巧
朱允熥现在玩的就是奇技淫巧,满足他个人生活的奢侈无度。
为此,他专门搞了个小型火力发电机,就建在距离太子府几里地之外。
之所以建那么远,还不是怕有噪音打扰他睡觉
马博听到朱允熞的呼喊,极不情愿地从房间里走出来。他正在进行电路开关的测试,是真不愿意搭理这家伙。
“四皇孙殿下,您又有啥事啊”
“不是我,是皇爷爷,皇爷爷想知道这东西为什么能亮”
“哦哦”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免了”
“谢陛下”
“此物之所以能亮,主要是因为电流通过钨丝,会产生电热反应,将钨丝点亮”
马博说了很多,但老朱表示自己只是听了个寂寞。什么电流,什么正负极,什么电阻,这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如果是大孙当面,他早就一巴掌抽上去了。然而,眼前是马博这个外人,他就只能故作高深地点点头,掩饰一下自己这个皇帝的无知。
“不错”
“很有意思”
“是不是用了此物,就能省下灯油和蜡烛钱了”
“是”
“但需要烧煤,再通过蒸汽机将热力转化成动力,再由发电装置将动力转化成电力”
老朱见这家伙又开始长篇大论,当即打断了他的话。
“打住”
“咱只要知道这东西便宜就行”
“赶明给咱的乾清宫也装上这东西,这样咱宫里的灯油和蜡烛钱又能省下不少”
马博很想说这东西比点灯油可贵多了,而且现在的电线和灯泡也不够,未必能连到乾清宫去。
但他刚要开口,就被老朱给打断了,示意他闭嘴,他也就只好将话给咽了回去。
老朱围着灯泡转悠几圈,越看越喜欢。
明亮、柔和,还没有烟火气
这要是在乾清宫用上这个,以后晚上加班批奏折的时候可方便太多了。
“这逆孙的宫里还有啥好玩意”
“好玩意”
马博心想这是科学,这是进步,怎么能用“好玩意”来形容呢。
然而,朱允熞却根本不管这个,赶忙献宝似的跟老朱说。
“皇爷爷,我三哥这里可多好东西了”
“有能自动吹风的扇子,还有能喷热水的莲蓬,还有”
老朱听到朱允熞的话,当即拉着他的手进了太子府的主殿。
这座主殿自打被雷噼了后,就被朱允熥拆了重建的。
相较于之前的纯木结构,这次重建引入了大量的水泥、砖石等材料。
朱允熥之所以这样建,倒不是考虑坚固程度。
因为后世的砖混结构房屋,还真未必比古代的实木房屋更坚固。
他之所以用砖石,主要是考虑到建房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好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