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交税”
“另外一点你可能也没想到吧,一旦朝廷开始征收银钱,老百姓就得把粮食低价卖给乡绅、酷吏,被他们盘剥一道。”
老朱说到这儿,沉重地叹息一口气道。
“你当咱不想收银钱么,实在是不忍看到百姓遭受二次盘剥呀”
朱允熥闻言微微一笑道。
“皇爷爷,孙儿早就考虑到这点了,孙儿在各地尝试开办供销社,就是想阻断乡绅酷吏们对百姓的盘剥,给他们个高价出售农产品的途径”
老朱闻言冷笑几声,随即将手边的一堆奏折扔给大孙。
“你先看看这些再说吧”
朱允熥捡起一份奏章翻了翻,只见上边是御史言官弹劾他,说他开办的供销社强买强卖,低价收购百姓粮食、家禽等物,引发百姓动乱之事。
“这不可能吧”
“一定是他们诬告”
老朱闻言再次扔给他一份奏折。
“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咱一直派人盯着你干的那些事呢,御史言官的话你不信,那咱派出去的人你总该信了吧”
朱允熥捡起这份奏折翻了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只见上边是锦衣卫的奏报,说是江浦县令为了巴结自己,强迫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低价将粮食卖给自己设在青浦县的供销社。
老百姓没了粮食,再花高价从供销社买粮食吃
老朱是不希望大孙杀人的,最起码不希望他杀太多。
如果非得杀人,也完全可以甩给他这个当爷爷的嘛。
反正他已经是朱屠户了,就算再杀点也不算啥。
不过老朱在得知大孙能主动控制情绪,只把几个首犯关着,其他人都放回去干活,他心里还是颇为欣慰的。
最起码,这孩子没意气用事
那些刚刚弹劾完朱允熥的御史言官,六科都给事中在得知此事后也傻眼了。
皇太孙圣明啊
这样的大事还能克制住杀戮的,比老皇帝强出何止一点半点
大明的官员对皇帝的要求其实挺低的,只要不乱杀,不乱管事,他们多数时候都能接受。
高明等三个老头,重新来到朱允熥的牢房里致歉,表达对朱允熥误解的歉意。
“老夫误会皇太孙殿下了,皇太孙依然心存仁义,并未想过大肆株连”
朱允熥听着高明的道歉,毫不犹豫地点点
头道。
“孤接受高师傅的道歉了”
“啊”
高明听到这话当场愣住,正常情况下,皇太孙不该谦虚几句吗
杨新炉看着高明一脸懵逼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道。
“老高,你也不想想,咱们家殿下啥时候谦虚过,哈哈哈”
高明听到杨新炉的笑声,看到朱允熥满脸笑意地看向自己,这才明白过来。
“哎呀”
“皇太孙就不要打趣老夫啦,老夫是真的知道错了。”
“不过话说回来,皇太孙打算如何处置这几个人”
朱允熥闻言摇摇头道。
“孤不处置”
“这种事不应该交给三法司会审,让他们决定这些人的生死吗”
高明听到这话再次一愣,随即后退两步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给朱允熥行了个大礼。
“老夫代天下人谢过皇太孙殿下”
杨新炉和秦亨伯本来是站在一边看热闹的,见到高明这般态度,也有样学样地跪了下去。
“皇太孙此举乃是明君典范”
杨新炉三人这番称赞可不是拍马屁,而是发自内心地赞誉。
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太孙尊重律法,实现依法治国重大让步
中国古代的官员,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其实都不喜欢太强势的皇帝。
因为皇帝太强势,就会绕过司法、程序乱下决定。
如果是英明之主,还知道有所克制。如果摊上不靠谱的皇帝,那天下百姓就惨了,国家非得被折腾乱了不可。
因此,中国自打出现“皇帝”这种生物后,两千年来的臣子一直在跟皇权博弈。
他们想尽办法想将皇权关进笼子里,但又一次次被强权的皇帝冲破牢笼,实现个人的独断专行。
很难说这种事情谁对谁错。
毕竟中国古代的历史太长了,想找到强权皇帝兴盛国家的例子有很多,找强权皇帝把国家折腾散了的也不少。
总之,这是一笔湖涂账。
现在朱允熥愿意退让一步,将审判茹瑺、许廉、武选司郎中史来恭的权利归于三法司,已经是老朱家最开明的人了。
如果让老皇帝来处置,可能几人的脑袋,现在已经挂在城门上了。
事实上,朱允熥真没他们想的那么多,他之所以如此决定,只是想看看大明的官员到底还剩几分下限。
现在这个桉子咋说也是证据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