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敲着碗,打着盆,照样玩得不亦乐乎。
朱桂本来都是要就藩的人了,看到弟弟们玩的热闹,也找了根大树杈,充当皇帝出巡的黄罗伞盖,顶在朱允熥的脑袋上方。
总之,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有朱允熥一个人欲哭无泪。
因为被他们这么抬着,他屁股硌得更疼了
不过最让他气的还是头顶的那一片绿,这特么可不是好兆头呀
老朱今天朝堂上的事务比较多,一直拖拖拉拉到中午才结束。
早朝结束后老朱也没回宫,而是直接来到城头上散步,一边看着金陵城内鳞次栉比的房屋,一边听着城内的市井喧嚣。
这就是他的天下,这就是他的帝国。
然而,就在老朱沉浸在阵阵自豪中时,耳边突然听到一阵敲盆打碗的声音,以及几个稚嫩的童声。
“吴王殿下出巡”
“闲杂人等回避”
“duang”
拟声词不译
老朱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自己最小的几个兔崽子。现在文武百官还没散去呢,这帮兔崽子又给咱出什么幺蛾子
老朱刚想命二虎过去看一眼,不行找茬揍他们几板子,就看到左顺门内走出来几个年幼的皇子,手里拎着盆、端着碗,一遍敲敲打打的走在前边,一边高声喊着出巡、回避的话。
老朱看到这儿,突然愣了一下,问了问边上站着的二虎。
“刚刚那帮小兔崽子喊得是啥”
“吴王出巡”
二虎话音刚落,老朱就看到左顺门里伸出一根巨大的树杈,紧接着自家的两个逆子,抬着他的逆孙从里边走了出来。
老朱看到这场景当场呆若木鸡,揉了好几下眼睛,依然满脸的不敢置信。
“二虎,你眼神好使,你给咱看看,朱权、朱植抬着的可是朱允熥”
“皇爷,您没看错,两位王爷抬着的正是少主”
正在下朝的文武百官,刚走过五龙桥,就看到一群皇子敲盆打碗地从自己身前穿过。
他们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呢,就看到两个王爷抬着三皇孙从众人旁边大摇大摆地走过。
众人一见这等场景,无不吓得脸色一变。
豫王殿下为其张伞,辽王、宁王为其抬轿,其他小王爷为其鸣锣开道,以为前驱。
此等规格的待遇,古今未有呀
工部尚书秦逵、礼部尚书赵勉见状更是脸色大变。
他们俩早就看出陛下对三皇孙青睐有加,若是让陛下见到此情此景,其心中会生出怎样的偏差
不过话说回来,三皇孙殿下这声势确实有点大。
史书所载,刘备小时候也不过是找几个野孩子,扮演下皇帝出巡的游戏罢了。
吴王殿下不过是一介皇孙,竟能驱使如此多的王爷,为其抬轿打伞,鸣锣开道。
这份团结宗亲的本事,可谓是皇族中的蝎子粑粑独一份呀
老朱确实很激动,激动得胸膛剧烈起伏。
这就是天命啊
否则自家那些桀骜不驯的兔崽子,怎么会这么服他大孙,宁愿给他当牛做马,为其鸣锣开道
二虎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嘴里不住地念叨着。
“皇爷”
“皇爷你看啊”
“这就是咱少主的人望”
老朱听到二虎急切的声音,不悦地瞪了这胖头虎一眼。
“咱又不瞎,还用你咋咋呼呼的”
“皇爷”
“少主少主已有”
老朱闻言笑呵呵的接过话茬。
“咱大孙已有人君之象”
“哈哈哈”
齐泰正坐在洪武门门洞里,跟一干羽林卫的守卫侃大山。
他这人跟什么人都能聊得来,没有一点官架子,守卫们也乐意听他吹嘘。
毕竟人家堂堂翰林,又是礼部侍郎,能愿意跟他们一群大头兵聊天,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
于是乎,守卫们赶忙拿出大碗茶款待,用茶水冲刷两遍,这才给齐泰倒了一大碗。
齐泰也不嫌弃,一把端过来“吨吨”的喝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敲盆打碗的声音传来,打断了齐泰的豪饮。
齐泰循着声音看过去,当他看到朱允熥被一干王爷们簇拥着走过来时,惊得他把茶碗都掉在了地上。
“这这这”
“吴王殿下出巡,闲杂人等回避”
一道童稚的声音响起,齐泰闻言没有丝毫戏谑,非常郑重地跪伏于地,朝着吴王殿下的“銮驾”叩拜。
“臣齐泰拜见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守门的卫兵见齐泰都跪了,也收起脸上的嬉笑表情,郑重其事地跪了下去。
只是他们没注意到,齐泰所行之礼乃是拜见皇帝之礼,跟他们这种普通之礼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