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私联,私自买卖那些多出来的“余盐”。】
这时候,光幕上又突然闪出了张图。还是那张他们看过的嘉靖视频。嘉靖在那边狂舞着:"都是朕的盐!"
在场的太/祖和成祖,都深深受不了了。他们感觉自己被内涵了。
朱棣酸溜溜:“那是因为咱们没本事!只能插足灶户和商户这一层,要像你们兔朝一般插足每个环节,我们也能赚很多盐!"
朱允炆小小纠正:“是很多钱。不是盐。”
【朱元璋使用两板斧。
1、计划经济。
——对!计划经济!tmd太神奇了,计!划!经!济!
洪武5年,户部言:四川盐井计1456,已开煎380,其未开者1076处,遂命会计各郡邑军民岁食、及盐马司市马岁额之数煎办,余井并塞之。
老朱让人算好每个人吃多少盐,以及盐-马交易所使用的盐数,其他的盐井堵上。不煎了!邓布利多.jpg,他一个微积分都没搞明白的明朝人居然在尝试什么计划经济耶。】
老朱很不爽:“我知道微积分!不就是微微的积分吗?这后辈,真以为咱们大明的祖宗是老古董吗?!"
朱权默默看着老爹:
你真的知道吗?
当然,他并不敢发出声来。
【2、官府全面高价收购余盐。原本国家付给灶户每400斤正盐,一石米。现在每200斤余盐,1石米。
余盐价格是正盐的2倍。
洪武年间,这项政策执行的很不错,政府基本能够如实把米发到百姓手里,也就杜绝了私盐的产生。
但这个政策,仅在洪武、永乐两朝执行的ok,宣德以后,盐法就开始败坏。
这个锅说是宣德始,朱棣是逃不掉的。这和宝钞价值暴跌,明朝政府改用宝钞支付灶户工本费,致使灶户掌了宝钞却兑换不了相应的米,没有生计有直接的联系。
自然而然的,私盐
开始盛行。】
朱元璋盯着朱棣:"米去了哪里?"
朱棣:.…
朱允炆急忙道:“钞法败坏,民不聊生,四叔真的有注意到百姓餐桌上那勺盐吗?怕不是虽然注意到了,但却故意不给米吧。或者干脆发不出米,就想用钞糊弄过去。"
朱棣:……知道侄儿你好急,但是你真的好急哦。
他隐约还记得自己有个什么户口食盐制度,是缴纳多少钞得多少盐的。也许自己朝私盐还没盛行,和这项制度也有点关系。但情况不明,闭嘴认错为妙。“是儿子考虑的不周,没有尽心尽力。”朱棣的态度很端正。
果然,老朱听了他这么说,便不再盯着他了,而是自己揪心的念叨着:"钞法败坏,唉,咱的宝钞啊,咱的宝钞,咱的厕……"
他倏然收声。
"呸呸呸!"
【正统2年,国家重新改钞为米,但是只付给灶户每200斤余盐2斗米的钱,这是洪武朝的1/5。正统13年,堡宗下令调高价格,依从洪武年间的200斤/1石米。说法很好,实际执行时,纯tm忽悠百姓。
"当时令虽出而米实无措,官司徒挟此令以征取余盐,实不能必行此令,给民米麦。"
要么低价,要么无偿,国家信用破产,百姓不得不自寻出路,或向富户借高利贷,或冒死偷偷煎盐。
大量的余盐成为私盐。
景泰年间,政府曾试图通过制定一个政府能接受的“价位”去收购百姓的余盐,比如长芦每200斤余盐4斗什么的。
这样避免有名无实,钱少点,好歹发了米。
或者用折收的办法,允许他们用余盐代替缴纳的“田赋”正税。两项改革的成果是无用的,甚至存在于余盐的走私还蔓延到了正盐里,走私现象,愈演愈烈。】
"这贫灶向富灶借贷,不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吗?”解缙说,“这样那些富灶向朝廷缴纳规定的税额之后,他所剩余的余盐也会越来越多,其随后走私所得,也会越来越多。确实是一法之败坏,如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再难收拾。"
"这走私现象这么严重的话,势必会使得大家不愿意缴纳正盐……
那开中法所需之盐引,岂不就会缺额?”茹焦虑道,"土木堡之变造成边疆动荡,正是需要大量开中,向边防运粮之时,此时盐法败坏,这紧急的军费开支怕是要大大增多了。"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