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4238件。
朱元璋这种精ax可以搞,他一生要强,凡小事、必以闻的儿子朱棣算是圆满复刻。后面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ok。实在是能力跟不上,内阁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了。
子承父志的朱棣骄傲了吗
他当然很骄傲。
可他也在同时想起了杨士奇。他并不希望杨士奇把君权夺掉。但有个吊诡的故事是,杨士奇辅佐的人是堡宗
这无比强势的发言,就是朱元璋特意下谕旨,对中书省的人说的。我要对你动刀子了,你什么意见中书省
7月,察言司的升级版本通政司上线。从此以后,明代的一本奏章的心路历程都基本上长这样
题本、奏本通政司收内阁皇帝处理对应的六科给事中审阅奏疏,如有问题,则行使封还驳回之权皇帝你再看看通政司发各衙门执行
朱樉“那个摆宗,他不干活,又不让内阁补人一起干活,看来那位叶首辅的精力着实惊人,有爹和太子您的风范呢。
朱元璋
朱棣
明初没有内阁,所以可以省略这道工序。
而六科给事中的封还驳回之权中央监察机关,原本在三省六部制里,由门下省所有。
通政司没有建立以前,就有给事中了。朱元璋为了增强通政司的力量,在洪武12年时,把它隶属于通政司。
虽说独立了,六科和通政司的彻底分离持续了很久很久。
正德时,尚宝司对应门下省的符宝郎,也独立了、六科、中书舍人的俸禄都从通政司拿。
万历了,才自行领工资。
老朱好吧,独立也有道理。既然这样,并进去的殿廷仪礼司未来的鸿胪寺也独立出来吧。
茹问名字也跟着改叫六科给事中,不叫承敕监给事中了
朱元璋点头 嗯。六科就六科吧,对应清楚些。
通政司另一道特别的制度,是“密疏”。官员也好、百姓也好,都可以给皇帝写悄悄话。写啥都可以,不一定是告密,谢恩啊,乞求退休啊,举荐啊,逼逼政事啊都ok的。
臣民悄悄话在外的驿站送,在京的自己本人or家仆送通政司收件皇帝看。
洪武、永乐朝,通政司是不会拆密疏的,只会简单分类,都是皇帝自己在办公地点拆包裹。大约是成化年间,他们就会当众拆开,进行分类,抄写副本,再给皇帝。这固然会提高行政效率,却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机密有可能从通政司官员嘴里泄露。
这就使得后来官员给密疏的方式比较氢气,还有人从宫门的门缝里塞的。至于随着内阁、司礼监的壮大,使得通政司的存在成了一种摆设,都是后来的事了。
在尚书之前干过通政使的茹惋惜的叹了口气 “如何就是摆设了,像地方灾情,很多时候都需要通政司上报,互相印证,以防宵小作祟。陛下平云南,思伦发等叛乱,派通政司经历去地方赐财帛的同时,也是要去地方看看实地情况啊
朱元璋则无语 “司礼监,不就是掌宫廷礼仪吗纠察内官违法犯罪的。怎么这里头的太监还可以发展到拆通政司的奏疏这是要当宰相吗
朱橚忙道 爹,你忘啦之前有个万历野获编,说一个驸马贿赂了司礼监太监冯保,虽不一定是真的,但在当时的人眼中,想必这司礼监定然很厉害,想干点什么事情,便得从太监那边走走。
我们回到建文新政。
朱允炆在通政司增加的“拾遗、补缺”,均源自唐三省。左补缺、左拾遗,隶属于门下省。右补缺、右
拾遗,隶属于中书省。中书舍人,不言而喻。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这个位置有点尴尬。
前面已经说了,通政司本就继承了许多门下省的职责,又有很多原本隶属于门下省的机构与他长时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添补缺、拾遗,建文便是冲着补全门下省的职能去的。
又不完全一样。
门下省的侍中正三品,其描述是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
朱允炆没有给与通政司的人坐而论道的权利。他给了翰林院。
在场的文官对这种古代制度还是门儿清的。
唐代之三省里,中书省的位置本就相对高于
门下省,现在再抽去一部分权力,就是进一步强化中书省。
早在唐代,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翰林学士在战时曾获得了“内相”之实。这点“相权”,因宋朝重构国家而被抹掉了。
到了明代,中书省裁撤以后,国家的决策权归到了皇帝手里。翰林院分到了一点羹汤,获得了“平允奏疏”的权利。
就是可以在皇帝决策以后,进行锐评。
朱允炆扩大了它,允许黄子澄等人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参与国家政策建议。个是干完事以后,一个是干完事以前。影响力大大增强。
我们总结一下,此时的翰林院获得了修史、制诰、平允奏疏、顾问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