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看吧,若是没有我在背后把关,那出了事儿,再弥补,就费力气了”
无人在意的角落,郁新缩了缩头。
然而,他内心,很勇地逼逼赖赖如果苏松江西不能当户部官,那我是什么呢
他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他抖擞了一下,继续缩头,继续逼逼赖赖
本质上,还是你不喜欢那个王高吧。
而那残缺的法官职责,朱棣也对朱高炽指指点点,他看了朱高炽上报的“意向判决书”,特地写信,告诉对方自己的断案心得,你不能把罪无可赦之人赦免,法律不能太严也不能太宽。
两条记录,就看得出,重要一点的官、断案,全都是要奏报朱棣的,只是嘴上说说,让你全权处理。
而且,每个月朱高炽做了啥决定,月底,六科各部门都要汇总上报。
也喜欢断案的老朱咦了声“还有个法官,难道是未来那专门处理这些断案事情的”
朱权插嘴“未来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想要做到这一点,百姓也得懂法,懂法后,上报的案件就会变多,14亿人的案件,靠爹你们肯定处理不过来。”
朱元璋陷入沉思“难道是如歙县那边的风气,不但懂法,还有许多狀师,行诉讼之事有些讼棍甚为讨厌,民风都被带坏了。”
朱棣倒是觉得很新鲜“不会啊爹,讼棍讨厌,是他们往往诡辩,让良善的人受欺凌,使富户们受益。若是人人懂法,小民不会受到讼棍欺凌,反而是件好事呢。他们会知道,实际上朝廷是站在他们背后的。”
朱元璋恍然“倒也没错,那些小民拿着法,还监督起官员是否受贿。为什么我的大诰好多人都不信呢,是不是我写的还是太复杂了”
郁新看这两个大明的主人谈法谈得越起劲,有点着急,好在光幕已经继续往下说。
时间来到丘福死去,朱棣决意要亲征,此前他已经亲自设置好了北伐粮草运转体系,设定了运粮民丁的给钱规则。
永乐8年2月,朱棣颁布了新的大明自主运转体系。
1、夏原吉待在北京,协助朱瞻基。其实就是处理后勤。
北京诸事,各部门自行运转,上报具体事宜给朱瞻基处理。
2、军队、宗亲的事,需同时向朱高炽、和行军途中的朱棣上奏。
大家“怪不得你还要带这么多文官出门,感情你是一天都不愿意放手政务啊。”
朱棣“这就是我勤政爱民的具体体现”
3、外交事务移交南京礼部,再上奏朱高炽
4、北京六品以下官员人事调动,朱瞻基自行处理,五品以上的朱高炽处理。
5、除了死刑犯收监需要告知朱高炽,其他的朱瞻基你都可以处理。
基本上,朱高炽就多了一项外交权,和薛定谔的、更大一点的人事权力,其他的也没变。
他的好大儿,朱瞻基甚至还能帮老爹分忧了呢。
朱樉忍不住好奇问“这朱瞻基和他爹的关系,好吗”
其他人“”
有朱棣这样的爷爷在,能好才有鬼吧。
此外,北京城防事宜,由赵王朱高燧负责。
铛铛铛想不到吧,这儿还有朱高燧的事呢,和电视剧里演的完全不同,朱高燧没有和爹宝朱高煦一样,常年滞留南京城。
他虽是赵王,却自永乐初开始,就一直留守燕地北京。他不再有如朱棣一般的塞王之权,碰到边防预警,只可以固守城池,不可以随便派人去视察,那会被朱棣骂的。
但总的来说,还算是有一丢丢权力滴。
,即便老头子我很欣赏大孙子朱瞻基,北京也不是你一个皇长孙一手遮天的地儿,还有你碍眼的叔叔和你互相牵制呢。
朱棣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这一行为。
而老朱当场嗤笑一声“赵王留在了燕地燕赵不分你不会没胆子封你儿子燕王吧我给他封的可是吴王的号。”
他指向了朱橚。
朱橚现周王前吴王高傲挺胸,我也曾阔过
所以,与其说什么仁宗与他的征北大将军,不如说是朱元璋的亡灵与他的征北大将军。
“没错”朱棣脱口而出,“爹,我愿意做你的征北大将军请叫我明太祖的征北大将军”
老朱骂道“咱还没死呢,太祖太祖,太祖什么”
但是,看他那笑呵呵的样子,就知道,他并没有生气。
当时的大明都靠着朱元璋一手留下的官僚体系运转,虽然没有内阁制度,但去掉了宰相的六部权力很大,自我决断也如同小内阁。
朱高炽只要根据“票拟”,做出肯定的“批红”即可。
而这些“票拟”,全都不触及国家的制度改革部分。
永乐盛世之所以与众不同,是朱棣做出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国家基建,积极的邦交关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些和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