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第一零三章 P8(5 / 5)

兵礼后,改成了皇帝亲去。这事儿还是摄宗在隆庆2年提议的,一堆官员反对,还好有兵部尚书霍冀等人的支持。

隆庆3年6月,摄宗针对反对意见,提出“国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亲临阅视,不足以振积弱之气而励将士之心”。

还有很多别的意见,总之最终隆庆帝下定决心。

礼部官员参考古礼,确定了具体样式。

朱元璋眉一扬,总算知道好孙更多的消息了“原来这摄宗,是那隆庆的太子呀这段话,有你祖宗的武风。他爹才登基2年,他就这样提意见,还最终让他爹同意了。这太子,也是和我标儿般,贤能啊。”

嗯,大阅礼的出现,也和嘉靖“大礼议”有一定的关系,礼法天师本人对军礼也有涉足,改动不算大。但他这种不孝

不,是对朱元璋的强烈质疑精神,规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具体礼法细节,使得礼制改革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提一个恐怕又可以让judy血压升开开眼的小事。

朱棣已经反射性地血压升高了。

“这,这,又是他又是这有用垃圾”

朱元璋怒喝“有用个屁,都人相食了就是个没用垃圾”

洪武后期,一直到嘉靖9年,明朝实行的是天地合祀礼,是在一个叫大祀殿的建筑里举办,里面供奉着朱元璋和朱棣的牌位。

嘉靖说我们要恢复古礼,分开祭祀天地,把合在一起的天地坛,变成天坛和地坛。

然后,他挥挥手,把朱棣的牌位从配享名单里删除,规定新的放置牌位的泰神殿里,只放上帝、朱元璋的牌位。

由于大祀殿还会用于祈谷礼,朱棣aa朱元璋本也是一起干活的,被删掉以后,也无缘为百姓祈祷五谷丰收了。

嘉靖新造的专用旱灾祈雨的雩坛也同理,只有朱元璋的位置。

啧我感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不孝不,是多么的深爱着他祖宗朱棣,深怕累到他。

朱棣看了一定会很感动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