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第九十七章 P8(2 / 5)

都迁到独石镇里一起管理。

宣宗回答这事儿太大了,我们以后再聊。

大,真的大啊,洪武时期的开平卫可是在元上都。朱棣结束靖难后,虽然把开平和大宁卫都内迁,但不久后,又把开平卫重新迁回元上都。大宁卫在地理位置上,是与女真人更接近一些。

而开平卫是对东蒙古的最前线。

从元上都迁到独石镇今张家口赤城县,是直线距离整整326里

宣德元年6月,薛禄从开平卫回来,再次上疏,要求把开平卫移到独石镇,那地方虽然要冲,但太远,修筑工事都难,粮草问题很严重。

这一回,宣宗没有立刻拒绝,而是召集大家开始商议了。

朱棣默了半天“我没记错的话,前面说过,宣德元年,这孙子手下和安南打了败仗,于是和黎利议和。”

朱元璋也头疼“怎的南面守不住,北面也弃了。弃了开平,那蒙古人一遛马就到长城了,长城沿线守将压力很大,我又没把沿线长城全修上。”

傅友德叹道“开平卫附近草场挺不错的,蒙古人看你不在那边守,怎可能不来放牧,时间一久,就又全是他们的了。”

这个商议暂时没得出什么结论,没两个月就发生了朱高煦叛乱事件,宣宗让薛禄平叛。这一段,明史夏原吉的传里有一个很神奇的描写。

原吉曰“独不见李景隆已事耶臣昨见所遣将,命下即色变,临事可知矣。”

实录里又写,朱高煦初闻朝廷遣薛禄将兵,喜曰,此易制也。直到听说皇帝亲征才有恐惧心。

这个所遣将会是薛禄吗若是他,薛禄又为什么会闻之色变呢

为什么朱高煦很开心呢是看不起薛禄的领兵才能,还是两人私下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联系,于是单方面认为很好打呢还是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衬托朱瞻基的英明神武

额由于汉王事件被夹的很厉害,很难判断当时的具体情况了,反正肯定水挺深的。

李景隆“”

李景隆以小见大,感觉自己为来是没有好下场的。

虽然他投了但可能还是投得太晚了吧。同样是投了的人,夏原吉竟然敢堂而皇之地把自己当成反面例子来举例,唉,如果那时,我还在朝中屹立不倒,他怎么敢

可见,我那时,已经倒得很彻底了。

朱棣“”

朱棣也没什么好说的,一想到那历史上被夹了的汉王,就想到现在还天天和自己大小声的朱高煦,只能叹一声。

越发的下定决心,不要让孩子们过早知道太多的东西,助长他们太多的野心。

至少如今,老大和老二还天天协同合作,一起试图对抗他这父亲,感情好得很呢。

权力啊,真是一剂毒药啊

朱棣如此警醒自己。

叛乱结束后,宣德2年5月薛禄继续配大将军印去开平,并督运粮草。

6月,开平备守都指挥唐铭认为开平孤城,需要朝廷加派人员。此时,以张辅为首的文武百官都认为,粮草难,应该遵从当初薛禄的意见,把家属一类的全部挪到独石,开平旧城只留2班轮岗的精锐哨兵,一班1000人就够了。

宣宗拍板,秋收后就干。

弃了,但没完全弃。后面有类似放哨的看到蒙古人,然后宣府的薛禄领兵去打的情况。

但屯田都撤走了,这地方基本等于一个遥远的烽火瞭望站。而随着时间推移,那边连2000人的规模都维持不了了。

宣德8年11月,守旧开平的不足1000人。

宣德9年1月,独石守官不愿意再把300手下士卒派往开平放哨,认为我这里人都不够,为什么要补开平卫。这里似乎没有再强调旧开平,也许指的是新的开平卫。

由于军士逃亡现象的加剧,独石、新开平卫这种长城以内的,都缺额严重。u估计,此时的旧开平,连放哨功能都损失殆尽了。

朱元璋郁闷道“边境苦,咱知道他们过得不易,所以常常给他们发钱,再减屯田上交的月粮,再双管齐下,若是有人逃跑,便连罪到小旗百户上。就算如此了,效用也不是很好。”

朱棣说“现如今的开平卫,全赖北平输送粮饷,恐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朱元璋更郁闷了“要不开中法得了用盐引叫商人把粮草运过去。但屯田还是得屯的,那里意义很大,不能弃啊”

其实根据对元上都城墙的考古研究,明朝人只是利用了元上都的城墙,简单改造了一番,并没有花费大力气去修成坚墙。

无论是朱元璋也好,朱棣也好,都不认为这个位置该如同宣府、大同等边镇一般,死守之。

开平卫的作用历来都是通往蒙古的桥头堡,扼住明蒙交通的要冲。

在朱元璋时期,可能更发挥着增加战略纵深的作用,偏向守一丢丢。

到了朱棣时期,就纯粹是攻了,因为他老爹已经帮他把蒙古人赶到更远的地方,得去捕鱼儿海一类的地方才能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