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的请帖都是姜亦棠亲自送的, 荣凌接到请帖时,不禁感慨
“这还是第一次接你的请帖。”
岑行简念着请帖的一角,视线落在请帖上的地址,他垂了垂眼, 又漫不经心地抬起, 意味不明道“只是开始。”
荣凌啧了声
“说得没错。”
姜亦棠羞赧地推了推她, 又恼瞪了眼岑行简“就你们话多。”
到底是相处了许久, 哪怕刚来时信誓旦旦地说要和岑行简拉远距离, 也在朝夕相处中变得渐渐熟悉。
五皇子攥着请帖,眼中兴奋。
他年龄快要到及冠,明年就能彻底离开上书房开始入仕, 他很清楚, 论生母恩宠和圣上看重, 他都不足轻重, 在诸多皇子中只是平常,至少, 在现在的五皇子心里,是没有和太子争夺的概念。
他唯一想到的是,借此机会和太子打好关系, 期盼入仕之途会顺利点。
五皇子转而看向姜亦棠的眼神都不由得殷切了些许。
荣凌不着痕迹地冲他翻了个白眼, 拉过姜亦棠,两人低声说着悄悄话,五皇子探头听了半晌, 也没听清, 只好去问岑行简
“你要送三姑娘什么生辰礼”
他一脸纠结,明显是让想让岑行简替他拿个主意。
一般来说,作为他的伴读, 岑行简的仕途基本和他绑在了一起,自然会尽心尽力地替他谋划。
不过,这条惯例在岑行简身上显然是行不通的,他只是勾了勾唇
“殿下不如回去问问郭贵嫔。”
五皇子恍然地点头“你说得对,母妃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闻言,岑行简扫了他一眼,眯了眯眸,又道
“殿下确认后,我再替殿下看看合不合适。”
五皇子毫不犹豫地点头。
岑行简眉眼舒展开来,不止五皇子要纠结送生辰礼一事,岑行简心中也还没拿定注意,听听旁人的经验之谈也未必不可。
自去年秋狩后,丘荣公主就不需要再来上书房,其伴读也在上书房销声匿迹。
尤其是伴读中的褚栎秋,往日名满京城的世家贵女,近来也少有人听说她的消息,姜亦棠也许久不曾见过她,哪怕是年宴时,她忙于认识诸位诰命夫人,也没有特意去关注她。
六月十三这日,姜亦棠被青粟从被窝中扒出来,她还没清醒,浸湿的手巾就敷在她脸上,冰凉袭来,姜亦棠的瞌睡一刹间烟消云散。
青粟轻哼着昂首
“姑娘今日可是主角,别想睡懒觉。”
姜亦棠呜咽地抱怨了声,整个人就被拉着站起来,佟容和小婢女拿着衣裳替她穿衣,腰带一系,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在梳妆台前坐下,姜亦棠蓦然对上铜镜的小姑娘,一头稍有些凌乱的青丝蓬松又服帖地披散在肩头,杏眸困恹恹地耷拉着,但挡不住好颜色和那一抹生机盎然的灵气。
她任由佟容摆布,等出寝室前,她忍不住朝铜镜中又打量了番自己。
姜亦棠不得不感叹佟容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铜镜中的姑娘穿着胭脂明亮的云织锦缎罗裙,广袖宽腰的款式,腰肢纤细得堪堪一握,脸颊白皙中透着粉嫩,仿佛芙蓉映面般,一双杏眸顾盼生姿,俏生生地惹人怜爱。
直到早膳被端上来,是一碗面,姜亦棠终于有了真切感,今日是她的生辰。
所有人都期盼地看着她,松翎甚至催促了声
“姑娘快尝尝。”
谢玉照轻咳了声。
松翎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赶紧收敛下来。
姜亦棠有点懵,她迟疑地看了众人,尤其是谢玉照,虽然她知道生辰吃面条是长寿的寓意,但这些人是不是太重视了些
有点古怪。
姜亦棠一头雾水,她试探性地将面条送进口中,然后再看向众人,她都不敢咬断,一双杏眸狐疑地等待,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期待众人给她一点提示。
谢玉照抿了口米粥,仿若不经意地朝小姑娘瞥了眼。
姜亦棠觉得他好像有话要说,刚想要咬断面条,青粟慌忙地拦住她
“不行,长寿面寓意长寿,姑娘要一鼓作气全部吃完,不能断”
姜亦棠被唬住,她最惜命,也不敢咬断了,含着那根面条拼命地往嘴里吸,半晌,她腮帮都酸了,但看碗中的情况,她才吸了一半而已。
姜亦棠的脸有点白。
她是惜命,也想长寿,但这长寿面是不是做得太长了
青粟探头看着碗里的面,在一旁替她打气“姑娘加油。”
姜亦棠压根没有余力说话,她颇有点生无可恋地一心对付这碗长寿面,整个人都恹恹的。
须臾,众人也显然察觉出不对劲,谢玉照垂眼,不易察觉地抿了抿唇。
松翎看得一头冷汗,他捏袖子抹了一把脸,讪笑着干涩道
“这长寿面是有点长,但寓意好、寓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