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荞的婚事,她会把关的,到时候再说。
她冲着杨氏笑了笑,“你若喜欢明荞就再看看,她还小,心性尚未定下来。她呀,跟不知道嫁人是什么意思,明玉带着她,估计还以为嫁人就是伴家家酒呢。”
这也够让沈氏发愁的了,燕明玉亲事定下万事足,仗着自己有钱还能赚钱,花钱大手大脚的。
沈氏管不了,好在没个婆婆长辈盯着管着,不然指定被训斥。
中秋的时候镇北侯府送了节礼过来,有两盒茶叶。给燕国公了一盒,另一盒给燕明玉了。
这种好东西,要么特别喜欢自己慢慢喝,要么留着待客。
前几日,沈氏吃了两个玉明轩送来的茶叶蛋,那叫一个清香扑鼻,茶香能把卤料香压过去。
放的时间久,那个蛋黄都有股反倒的茶香味儿。
送了六个过来,沈氏吃了两个,燕明荞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次日一人一个。
燕明玉常给正院送新鲜吃食,沈氏也没在意,昨儿才知道,这是镇北侯府送来的茶叶,燕明玉已经用了许多煮茶叶蛋了。
这不胡闹吗,这要是燕明烨,沈氏指定打他一顿。
那好几百两银子一两的茶叶就让她拿来煮茶叶蛋了,糟蹋钱。
燕明玉其实也知道价钱,这东西她还做奶茶来着,是挺好喝的。
茶香扑鼻。
左右都是吃到肚子里,怎么弄茶叶都是不吃的,卤茶叶蛋的卤汤还能卤鹌鹑蛋,那样一口一个,更好吃。
燕明玉这性子,沈氏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杨氏笑着说道“只是家中没有适龄的公子,不然我乐意让明玉做我儿媳妇呢。”
沈氏笑了笑,心里却庆幸没这样,不然嫂子不知要怎么和她抱怨呢。
到时候说又说不得,为难着呢。
这边又让嫂子帮忙留意燕明月的婚事,待了一会儿,中午在这边用了饭,这才回去。
两人说话燕明月也听到了些,难免有些羡慕。
嫁给靖安侯府的嫡次子,那是多好的婚事。
还有英国公府盯着,五妹妹好福分。
总之,她的婚事自己愁,五妹妹是不用发愁的。
回去的路上燕明月乖巧坐着,什么都没说。
沈氏有些困,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来问了问她铺子的事,“生意可还好”
燕明月连忙道“还好,换了个掌柜的,利润倒是越来越多了。”
有沈氏盯着,不敢不好好做,她问什么,解答的也尽心。
沈氏“对有才之人要以礼相待,逢年过节给下面人准备好节礼。看看生意如何,也别光想着经营,试试做做别的生意,兴许赚的更多。明玉明荞她们铺子生意还不错,你多问问,都是亲姐妹,她们不会藏私的。”
燕明月一时之间心里百味杂陈,她鼻子有些酸涩,“母亲,从前都是我做的不好。”
沈氏道“从前的事就别再提了,现在吃喝可还好,下头人伺候的尽心吗。”
燕明月从未像这样和嫡母说话谈心,这应该算谈心吧,她深吸一口气道“尽心尽力,都是母亲管家有方。”
沈氏点了点头,暂且想不出有别的要问的,就闭上眼睛养神了。
不让下面人日日请安之后,她精神也好了不少。
回到府中,时辰没有太晚,燕明荞去上课了,燕明玉那边也不用想,估计在睡觉。
一日要睡三次,怎么就这么能睡。
不过这次沈氏是真冤枉燕明玉了,燕明玉还真没睡觉,她在给楚堪疑写信。
楚铮前阵子回书院了,上个月月底放了两日假,据他说能跟上。
楚铮应该不会撒谎,他逃课的时候也说自己逃课。
他不考状元,能认字跟上就行,当然,考上更好,说出去好听呀。
再过一两年,楚铮就要进军营了,幸好如今没有战事,不必担心他安危。
这小子,算是长大了。
燕明玉写了展信佳后,先说了楚铮的近况。楚堪疑是他的父亲,以往打仗顾不上就算了,如今不打了,肯定担心儿子的安危。
换句话说。楚堪疑娶她一大部分原因在楚铮,她不知道楚铮会不会给楚堪疑写信,所以燕明玉单写楚铮就写了两页纸。
到她这儿,就不知该怎么下笔了。
写什么呢。
像楚堪疑那样,但写吃饭睡觉看话本,估计他会觉得有点无趣。
不写这些还能写什么。
燕明玉本来就不喜欢写字,这下更犯难了。
最后,她就在信中问了问楚堪疑在西北吃的如何住的如何,何日回盛京。
这封信就这样寄过去了。
西北军营主将帐中,楚堪疑把燕明玉上次寄的信翻出来看了看。
他以前倒是往家中写过信,但他没收到过家信。
卢氏在世时,战事吃紧,他各处跑,就算写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