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69章 金矿 体验了一把抽卡抽到手……(3 / 4)

在短暂的惊诧过后,便将这事彻底抛开了。反正宋之睿现在又不是什么要紧人物,要是他跳出来想跟林珑争权,要求下面这些人站队表态,他们可能还会为难一下,但现在他自己悄悄走了,反而是正中所有人的下怀。

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忽然离开巴城,这与旁人有什么关系呢

只有那些来投奔他的宋家人是真心实意地伤心。

一方面是宋之睿这一走,她们就再不是刺史的家眷,能得到许多优待了。而另一方面宋之睿走也就走了,为什么要连宋游也一起带走,让她们彻底失去了主心骨

不过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主心骨,深陷在惶然的情绪之中,她们都变得很老实,对于林珑的种种安排照单全收,没有一个想用自己的身份搞事的。

宋璟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挑衅林珑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里呢。

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了却后顾之忧吧。

虽然林珑还想让明月霜再在巴城待一阵子,检查一下她的工作,奈何松城那边也写信来催,说东川和西川的使者都已经回来了,有许多事要等着她决策。

所以第二日,明月霜就带着一大批要去方县考察学习的女眷们出发了。

她没有直接把人送去方县,而是在路上与她们分道扬镳,只送了一封信,叫程紫桐准备好接待这些人。

这让一部分人有些失望,她们本以为到了方县,还会有在明月霜面前表现的机会,没想到她根本就没去。不过没有人将这失望表现出来,明月霜身为红巾军的主人,本来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亲自去做,而她们

只能说,她们还没有重要到明月霜亲自去接待。

像魏夫人和颜葳蕤这种有心气的,便只想着到了方县要如何表现,展露才华,好尽快从人群之中脱颖而出。

怀着这样的念头,一路上连看风景的心思都淡了几分即使如此,她们还是忍不住为平整的道路,热烈的油菜花田,郁郁葱葱的麦苗之类的景象而频频侧目。

这里完全没有遭过灾的样子

等到了地方,一见到方县前来迎接她们的队伍,她们又吃了一惊。

为首的人自然是程紫桐,但站在她身后的,却是个她们非常熟悉的人正是君氏姑侄人。

都是居住在洛京的世家,又彼此联姻,织成了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彼此之间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

君家是在雁孤云的义军入京时,第一批离开的,举家迁移到了西州。当时人们提起此事,多少还有些看不上,觉得他们胆小如鼠,受一点惊吓,就抱头鼠窜,没有半点世家的风骨。

谁知时过境迁,如今倒回去看,才发现他们家是如此有远见。

她们在巴城时就听说了,那些来得早的世家,如今都住在锦城府那边,被西川节度使乔珩看重,还有不少人在他麾下效力,境况自然是她们这种以妇孺为主的队伍所不能比的了。

君家的人怎么也在方县

而且看样子还不是像她们这样受邀而来,而是已经加入了方县,甚至还是这位程校长手下非常倚重的人,否则不可能站在这么靠前的位置。

相较于她们的茫然,君玉笙姑侄就表现得从容多了。她们早就已经从程紫桐这里知道,队伍里还有从洛京来的人。

事实上,这也正是她们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这些洛京来客经历了不少事故,现在一个个都跟惊弓之鸟似的,虽然本能地想向红巾军势力靠拢,却又仍然心怀疑虑。

一方面,她们对红巾军的了解非常有限,全都是道听途说,不知道具体究竟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她们并不只有自己,在洛京和别处还有家人,不可能毫无顾虑地加入红巾军。

这种情况,正需要几个熟人来开导。

所以欢迎仪式结束之后,程紫桐就直接将她们个分去接待洛京的客人。

没有外人在,大家先相互认了亲戚,再叙过了从前的渊源,再说起话来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起她们的情况,好奇她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方县。

这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君玉笙便将自家的情况和盘托出。

这一说,倒是触动了不少人的心事。

她们这支队伍里,也有不少离异或守寡,情况跟君玉笙差不多的。如果没有孩子,不管是依附夫家还是娘家居住,日子都不会太好过,大部分时间只能关起门来过日子。像是宴饮、婚假、节庆之类的喜事,都要主动避嫌,能有什么滋味

至于那些未婚的年轻少女们,虽然情况比君萦月略好一些,家里不至于安排那么离谱的联姻对象,但本质上依旧是盲婚哑嫁,没什么不同。越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就越是难以忍受这样的安排。

再看君萦月和君玉笙此刻精神的模样,听听她们在做的事,很多人对红巾军的向往,又更深了一层。

如果不是红巾军不许用仆婢,那就真是再完美不过了。

她们这一次来方县,就不许带上仆人,官方的解释是接待不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