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大了。开春了,我们红巾军接下来的精力都要放在春耕之上,实在不想再与谁起冲突。”
这已经是一句很明显的示好了。
刘巍看着明月霜,心底无数的念头瞬息转过。
他当然不信明月霜真的这么无害,这么没有野心。
也许一开始,她确实只想带着手下的人找一条活路,可是人的是没有止境的乔珩当年何尝不是想着,只要给他一城之地容身就足够了然而一步一步,就走到了现在。
不过,他已经明白了明月霜的意思。她根基太浅,需要更多的时间经营,短时间内不想打仗,所以觉得像西川示好是最佳的选择。
而西川也确实很需要她这样的表态。
否则,一旦让东川、红巾军和凤华二州的军队联合起来,必然会是个巨大的麻烦。
刘巍沉吟良久,才终于开口,“使君若想真正安稳,在下倒是有一个更好的建议。”
“愿闻其详。”
“若红巾军愿意与西川军共击东川,当可毕其功于一役。”刘巍说,“届时,使君再与大都督签订盟约,自然从此便可高枕无忧了。作为西川的诚意,我可以说服大都督,举荐使君为松城刺史。”
明月霜心想,我信你个鬼,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状态,我和东川加起来,也就是勉强抗住西川给的压力。一旦东川被消灭,下一个就是我了。
而且什么叫“作为西川的诚意”她都已经想好用刘巍去换松城了,不愁乔珩不点头答应,被他这么一说,倒成了西川主动给的了。这种用已经在她手里的好处来当诚意的做法,跟顾承骏真是一模一样啊
看来不管东川还是西川,无赖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明月霜真正想要的又不是稳定。别管东川还是西川,都是早晚要打的。如果能联合西川一起进攻东川,把握自然要大得多,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
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西川仗着自己人多兵强,获胜之后要分走更多的好处。
不过战利品这种东西嘛,基本原则是谁抢到就是谁的。西川到底能占多少便宜,还不好说呢。真正让明月霜发愁的,其实是打完了东川之后,要如何防备和应对西川的进攻。
总要把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好做决定。
思量半晌,她才踌躇着说,“事关重大,我需要考虑一下。”
“这是自然。”刘巍微微一笑,“此事本也不急于一时,还需得做些准备,使君想清楚了再做决定也不迟,我们西川能等得。”
犹豫就代表心动,刘巍当然不急。
虽然他也知道,明月霜不会完全相信自己的善意,但偌大的好处放在面前,谁能忍得住呢
所以,听到明月霜得寸进尺地问,“那你们的诚意,能先兑现吗”他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半点波动,态度友善地点头,“这是自然。在下这便手书一封,请明使君代为转送。”
明月霜心满意足地带着新的书信离开。
现在朝廷出现了这么大的变故,朝廷的册封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各方藩镇愿意给皇室一点面子,但出身低微、根基浅薄的云州节度使秦秉忠,可没有这样的资格。
所以她只要拿到乔珩给的任命书就行了。
明月霜将手中的信递给阿青,“你亲自走一趟,把这封信送去白城,速度一定要快。”
阿青伸手接过信封,脸上的表情还有些疑惑。
明月霜看见了,便解释道,“我之前跟张松平说的是,叫乔珩用松城刺史的任命来换刘巍。现在刘巍既然主动将松城许给我,那原来的要求自然就不作数了,我要用他换别的比如巴城刺史。”
巴城总不能这样“自治”下去,时间长了,反而容易留下一些隐患,索性趁此机会一并解决。
如此一来,“历史遗留问题”没有了,红巾军和西川自然就能坐下来谈结盟的事了。
“这一趟不止是送信,更要将两封任命书带回来,所以才要让你亲自去。”明月霜又说。因为不是谈判,所以也不用派其他人跟她搭档。据窦娥说,阿青这个威慑性武器在白城还是很好用的,想必乔珩会明白她的意思。
阿青听懂了,意思是明月霜只要结果,对于过程没有任何限制,随她用什么办法。
她握紧手中的剑,重重点头,拿着信封走了。
明月霜目送她远去,心里觉得秦秉忠这个消息真是来得恰到好处。本来西州的局势,估计还要僵持和混乱一阵,等大家发现谁都奈何不了谁,才会慢慢平静下来,但现在被这个消息一激,就像开了几倍速一样,迅速快进到了结果。
如此一来,她也可以比较安心地离开这里,前往巴城。
距离巴城还有一段距离时,明月霜就先碰上了巴城前来迎接她的队伍。
林珑亲自率领巴城的大小官员和豪强大户的话事人,等在这里如果说,以前这些人心底多少都有些自己的盘算,对红巾军更多的是利用而非臣服,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