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第一百二十一回 淘河(2 / 3)

后便速去跟蔷哥儿通气儿,叫他咬死了‘家中小戏子已买够,给那人贩子钱,只因见人可怜,欲帮她脱离魔窟,并不是买来为奴、作戏子的’,且告诉蔷哥儿,就说我说的,不论谁与他出主意,都不许改口!”

赵天梁难得见贾琏如此急切严肃,因满口应下,又将贾琏的话重复了一遍,以示他记下了。

后才见贾琏招手,叫他速去,赵天梁又马不停蹄赶往金陵。

贾赦等俱在等他解释,贾琏未语,只唤来几个小厮,命他们分头出去打听,瞧瞧都中近来可有贾家略人的流言蜚语。

待小厮们都去了,贾琏才同贾政道,“还请老爷给宫里娘娘去信,就说家中子弟好心救助被拐女子,却被当同伙儿关押,求娘娘作主。”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贾政只觉贾琏小题大做,遂叹道,“小事儿而已,何须劳动娘娘!”

贾琏只谨慎道,“薛蟠在金陵打死了人且能大摇大摆进京、无人敢拦,蔷哥儿乃宁府正派玄孙,又带着甄家人,如何能因如此芥豆之事,在姑苏地界叫官府押了?”那知府还如此不给贾家面子。

江南,可是甄家的地盘。

此事若不是信中清客相公们猜测的那般,那就是比甄家更大之势出手了,贾家如何能敌,只能请娘娘出手!

贾赦与贾政听了,皆是一愣,复垂头沉思,神色不明。

只待小厮归来,都中果已起流言:贾家为了贤德妃省亲,在姑苏强买良家子作戏子。

事关贾元春名声,贾政这才慌了,忙回正院,急令王夫人送信进宫。

又说贾元春接了信,愣住片刻,她自封妃后便料到甄家许会与家中分道扬镳,只没想到,下手如此之快。

她略思考后,便去寻了皇后相助,只因她名声坏了,或遭圣上厌弃,或因此降位,于东宫筹划皆是大不利,皇后会帮她的。

果然,皇后一听贾家人在江南出了事儿,便大概猜到是怎一回事儿,且相比贾家,她的消息渠道更多些,对此事也更明了,此真是捅吴贵妃一刀的好机会。

遂在同皇帝用膳时,话家常般提起此事,“……臣妾早年在宫外便耳闻江南富庶之地略卖人之事极多,只不知真假,今儿贾妃来同臣妾闲话,方知竟是真事儿,

她侄儿大天白日在街上便遇上了,只好心赶走了拐子,救下一女孩子,那女孩子的父亲却以为贾妃侄儿是那拐子的同伙儿,将人告到衙门去了,听说那知府是个实心眼儿的,也不管贾妃侄儿是甚出身,只将人投进牢里,待将人贩子抓了归案,才放人呢,”

话犹未了,皇后忽的叹气,“贾妃玩笑似的同臣妾说,叫那养尊处优的小子在牢里吃吃苦才好,瞧他以后还敢不敢这般顾头不顾尾地胡乱出头,臣妾便想,哪里是这样儿的说法,若都以此为鉴,日后叫见义勇为的都不敢出头了,那受苦受难的人,岂不多了?

又说这略卖人之事,臣妾亦有儿有女,因着他们生在帝王家,不必为此担惊受怕,可这天下有儿有女的百姓怎办?竟叫此事绝了,才叫好呢……”

皇后边说边温柔看着皇帝,见人垂眸点头,又漱口后,方同她道,“贾妃侄儿确实大义,只姑苏知府如此行事也不错,且此人先儿才破了一宗略卖人的大案,不想江南略人之事如此猖獗,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如此说着,夫妇二人又话了会儿子家常,吃了一盏茶,皇帝方起身往书房去。

夜色下,其眸暗沉,复又扬笑,这可是送上门的好机会,就看严律能不能抓住了,若能借此剥下甄家、吴家一层皮,那才是真不错!

次日,皇帝果下旨给严律,江南略人之事猖獗,便从贾妃侄儿之案入手,大肆彻查。

严律恭敬接过圣旨,将其供在府衙正堂,方笑着活动了下臂膀,仿佛身上束缚挣脱了一般,发签令人捉拿那对父女,又将贾蔷一行放出牢去。

时贾蔷已被关了近两月,虽有清客相公打点照顾,可身上已馊臭,如今忽的重见天日,面上且有些迷茫。

又见衙役押了那对害他落得如此地步的父女来,终是没憋住怒气,欲上去捶打,却被来接人的两位清客相公拦腰抱住,费力喘着气儿道,“哥儿别急,这二人伙同那人贩子诬陷哥儿,当今已下旨彻查,他们与其身后之人都跑不了,哥儿只等着瞧他们判‘绞监候’吧!”

这父女二人听得那日期盼贾蔷所受之刑,如今可能报应到自个儿身上,被吓得冷汗直冒、目光闪烁。

进了衙门,严律惊堂木一拍,便发签用刑。

当今说了要“彻查”,那就查,不放过丝毫漏洞、底儿朝天地查,他的登天梯就在眼前,能否上得去,就看这一遭了!

又说甄家,收到贾家的求助信件,面上急急应着,动作却极慢。

如今,两家且不能撕破脸,亦不能叫别家知晓甄家在背后算计贾家,否则,唇亡齿寒,甄家将会失去许多盟友。

因而,甄家只与贾家人道,今儿要打点这位、明儿要宴请那位,人人送礼送钱,这才几日,他家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