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四十三回 莲香会桑晓 李浈娘使坏……(2 / 3)

喜,伸手去拿,不想,手方靠近,还未触到刀鞘,手心就如烈火灼烧,李浈娘疼得惊呼。

桑晓忙上前来问,怎么了

李浈娘慌忙将手合拢,藏到身后,一改方才无礼态度,福了福身,言笑晏晏道,“公子见谅,小女子失礼了,实是寻找失物心切”

而后,李浈娘鬼话连篇,说此刀乃是她兄长所遗,那日其实见了刀被桑晓捡走,不想连日被事情绊住手脚,不能及时来取,兄长今日才叫她来看看。

桑晓一听便信了,还在心中自责先入为主,竟将此刀视作那对夫妻之物。

不过,既失主寻来,再好不过了,只去取下来,递与这女子。

可那姑娘似被刀惊到了一般,后退一步,眼神戒备看着他。

见他觉奇怪,方解释道,“此是小女家传之物,家规有言不许女子触碰,只请公子好生保管,待家兄有空,亲自来取。”

桑晓不解摇头,只得将刀挂了回去,心中却警惕,此女言行怪异矛盾,须多加小心才是。

李浈娘见取不走刀,心中立马换了主意,这书生离她的墓室近,正好便宜,她可天天来吸取刀上的紫气,也可与他做段露水夫妻,消解夜里寂寞。

遂在这日后的长居之所中巡视起来,只眼神挑剔,这也太穷了。

不过,忽见他桌上竟有上好的画笔颜料,满意点头,与书生闲聊道,“公子也喜作画”

琴棋书画,眼看已占两样,说明这穷书生也上得两分台面。

桑晓一闻人提画之事,眼睛便不由自主瞟向挂在墙上卷起的画轴。

李浈娘见他模样,心生好奇,颜料将尽,画笔也有些秃,此屋中却不见画缸画卷,只墙上挂了一卷画轴。

李浈娘来了兴趣,自顾自上前展开,书生连阻止,都未来得及。

就见一绝色红衣女子从头到脚,一点点映入眼帘。

桑晓气愤女子无礼,欲赶她出去。

李浈娘却呆呆望着画上之人,这不是吴家女

李浈娘微愣之后,喜之不尽,简直比寻到刀还开心,指着画上之人问书生,“你认识她”

眼睛闪着强势的光,似即便这书生不认得,也要逼着他说认识一般。

见书生点头,李浈娘大笑,眼神狠厉,好啊,吴家女你将我私通之事闹得人尽皆知,不想,你也是这么个货色,若让贾琛知晓,看他会不会休了你

于是便问书生,“你怎么识得她的”

桑晓听这女子所言,竟似认识莲香,连忙将一人相识之事和盘托出,又问女子,莲香现在何处,他寻不到她。

那日他卖炭剩了些钱,心痒难耐,亦去西街妓馆寻过她,不想那些妓馆,不是没有叫莲香的女子,就是名同人却不是,桑晓大失所望,看来“妓子”一言,并不尽实。

不过,知晓莲香是良家子更好,他更欢喜

李浈娘听这书生说,此女自称是西街的妓女,只觉不可思议。

难道此女不是吴家女

李浈娘不由举了蜡烛,凑近细看,惊得桑晓忙上前制止,生怕李浈娘一不小心就烧了他的画。

李浈娘见画上之人,虽与吴家女面容极像,身上大红斗篷也一致,但这满头珠翠和灿然笑容,无一与她见过的吴家女相符。

许只是相似也说不定,李浈娘略失望。

不过,像到如双生姐妹的程度,栽到吴家女身上也无妨,又听这书生苦心相寻不得,便出主意道,“确实与小女识得一人相似,细看却不是,公子既寻不到人,何不带此小像问问亲朋故旧,也许有人见过、认识也不一定”

书生多有文会风雅局,这般颜色的女子,肯定能口耳相传,传到都中去。

李浈娘唇角含笑,满眼恶劣,到那时,就看贾琛能不能容得下如此一个被千人万人意淫过的女子了。

桑晓一听,确实是个办法,但却不太乐意。

一则他想独占莲香,不愿人见她看她;一则他素来静穆自喜,囊中羞涩,一向不参与文人之间交流饭局,也没有门路。

李浈娘却不忍这大好机会错过,一心游说起来,见他家中无财,虽暗翻白眼嘲讽,却还是从她的陪葬中,取了一支金簪给他,助他成事。

桑晓大惊,忙问萍水相逢,何故赠此珍贵之物,李浈娘柔情蜜意道,“小女慕君深情,大受感动,欲助郎君心想事成,也盼将来能得如此深情郎君相怜。”

说着,深情款款望着桑晓,贝齿咬唇,含羞低头。

桑晓一时心动,他少孤,四处飘荡,食不果腹,如何受过女子青睐,如今得一面容清丽秀美之女子含情脉脉看着,心中的戒备犹疑,早抛到脑后去了。

烛火熄灭,月光照进窗内,只隐约见帐上鸳鸯交颈。

事毕,书生沉沉睡去,李浈娘飘然下床,立在离刀不远处,伸手吸取刀上紫气。

不想,才取丝线般一缕紫气入体,便撑的像要爆体一般,李浈娘赶忙止住,闪身遁回墓中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