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郑氏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苏暮颇觉好笑,向她行礼道“郑妈妈。”
郑氏手忙脚乱还礼,“苏小娘子”
顾清玄无视她的错愕, 把苏暮拉到厢房,正色道“过两日皇商苏家会来接你过去, 我把你落户到他们家, 入苏家的族谱,以后他们就是你的娘家人。”
苏暮好奇问“哪个苏家”
顾清玄握住她的手,“王皇后娘家的表亲,进供宣纸的皇商,不涉及朝政, 以后你到了顾家没有后顾之忧。”又道, “这样的家世背景干干净净, 关系也不复杂, 你若想走动也无妨。”
听到这里,苏暮心中翻涌, 惊异道“你把中宫搬出来了”
顾清玄“嗯”了一声,“不仅如此, 这桩婚还是王皇后亲自牵线搭桥做的媒, 待到明年就会下懿旨赐婚,往后谁若是议论你, 也得掂量掂量。”
苏暮只觉得脑子要炸了, 她想过很多种情形,无非是寻一个普通些的官家娘子身份当遮羞布。
哪曾想他闷声作大死,居然给她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下来,差点压断了她的脖子。
这不,她狠狠地揪了他一把, 有些恐慌,“去攀中宫皇后的亲,我这是不要命了。”
顾清玄失笑,安抚道“你胆子素来不小,不至于连这点小场面都镇不住。”
苏暮是真沉不住气了,“这是小场面”又道,“王皇后做媒,我岂不是还得去谢礼”
顾清玄想了想,点头道“她应会召见你。”
此话一出,苏暮两腿发软往下滑。
顾清玄连忙扶住。
苏暮是真怂了,喉头发紧道“这是小场面吗”
顾清玄“”
两人对视了阵儿,顾清玄耐心地讲苏家那边的具体情形。
这事府里还不知情,都是先瞒着的,待生米煮成熟饭,便容不得府里翻盘了。
他给她谋了这么大的前程,苏暮不敢懈怠,认真地听苏家那边的情况。
顾清玄正色道“阿若你头脑聪慧,可借着这个机会接触上头的女郎们,日后嫁进顾家总得有自己的圈子,若有说得到一处的,也可结交五朋友,也多些生趣。”
苏暮看着他没有说话。
顾清玄道“像我阿娘那样,她喜欢击鞠,结交的都是爱击鞠的妇人,时常跟她们厮混,聚到一起打打叶子牌,踏青听戏,饮酒猜拳,赛马,这才有意思。
“你也无需惧怕他们非议,有王皇后这个媒人和顾家的门楣替你撑腰,若是觉得不痛快了,就进宫跟王皇后告他一状,看谁敢不要命作死。”
苏暮掩嘴笑,“我怎么听着像狗仗人势”
顾清玄理直气壮道“就要狗仗人势,要不然我何苦费尽心思去谋王皇后的门路”
苏暮笑着打了他一下,觉得这个男人真的很绝。
两人细细说了许久,他这般替她着想,她自然不能拖他的后腿,得支棱起来,借着他们的扶持在京中扎根,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子,过想过的日子。
同她说妥后,顾清玄又跟沈正坤夫妻沟通了一番。
两方确定没有纰漏,顾清玄才离去了。
把他送走后,苏暮回到院子里,知道郑氏憋了满肚子疑问,便把她跑路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一番,听得郑氏一惊一乍的,再也憋不住道“难怪你要挑周家郎君,原是为了这茬”
苏暮咧嘴笑,直言道“我什么都不图,就图卖身契。”
郑氏指了指她,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觉感慨,“从京城到开州千里迢迢,你路上竟然没出岔子,上辈子不知积了多大的福德才有这般好的运气。”
苏暮严肃道“我沿途托镖了的,一路谨慎小心,处处提防。”
郑氏“算你运气好。”顿了顿,“昨儿郎君把我讨过去,我还纳闷儿,好端端的讨我作甚,哪曾想他竟这般筹谋,着实令我大吃一惊。”
苏暮抿了抿唇,试探问“府里一点风声都没有吗”
郑氏摇头,“没有,他想来是从头到尾都瞒着的,不过待你去了苏家,就算夫人晓得了也没辙,王皇后做的媒,谁敢说不”
苏暮心里头多少有些忐忑,“那样大的场面,我很怕自己应付不了。”
郑氏安慰道“你行事素来沉稳,在老夫人跟前都不慌不忙,应付王皇后,自然不在话下。”
苏暮摆手,“郑妈妈莫要给我戴高帽,我是真怂。”
郑氏哭笑不得,“先看苏家那边怎么安置,他们愿意攀这桩亲,自然不会让你出岔子。”
这话倒有一番道理。
没过两日苏家那边来了丫鬟婆子接人,郑氏到底是高门大户里的人,特地替苏暮梳妆打扮了一番。
温婉的圆髻上别了一朵雏菊绒花,头上除了那朵绒花外,就只有一把玉梳栉和一根红绸带。
画的妆容是桃花妆,身上穿的是一袭石榴红的短襦长裙,一改往日的素淡,整个人显得精神明媚,颇有一股子俏皮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