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敢质疑四车间评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秦锐也能收获大家的好评。
不愧是男主。
此话一出,工人们吵成一片。
“让全厂的人投票要搞这么大阵仗吗那我得好好修改修改,可不能在全厂人面前丢脸。”
“我也是,写不好事小,丢脸事大。”
“对,我们代表的是四车间的形象,必须好好写,让其他车间的人都知道我们四车间是最厉害的。”
“没错,我们四车间肯定能拿到最佳车间的荣誉称号。”
“听说拿到这个称号车间会发奖励。”
“什么奖励不会又是劳保手套吧。”每次奖励都是劳保手套,没有一点新意。
“应该不是,因为这次不是咱们车间主任负责而是秦锐安排,应该有别的奖励。”
“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不说别的,这次评选秦锐竟然让全厂职工都参与进来,多么大的魄力”
“确实是,其他车间的负责人敢这么做吗,不敢”
“就说车间负责人吧,搞体育比赛,前面轰轰烈烈,可现在呢,蔫儿了。”
“这么说来,咱们车间的活动还是挺不错的。”他具体说道,“车间那些人整天嘻嘻哈哈也没提升什么能力,不像咱们车间,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提高了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的能力。”
“那当然了一切都是秦锐有先见之明。”要知道当初有不少人反对这个活动呢。
“”
大家从质疑到夸赞,几乎所有人都支持秦锐的决定,除了一小部分觉得麻烦,但他们也不会站起来公然反对。
决策永远站在多数人那边。
至于让广大群众参与评选真的能保证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吗其实仔细想一想,不可能的。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拉票。
孟林自然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该怎样做才能让领导看到他在这次活动中的贡献和功劳呢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对人心的把握,对规律的把握,对事情发展的把握,可现实告诉他,他修炼的还不够。
孟林再次看向前方时,目光已经从挣扎变成了平静。
他要慢慢沉下心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搞好同事关系的能力,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甚至是拉帮结派的能力。
会议结束后,秦锐去了广播站。
他打算进一步宣传四车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评选中。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宋书记耳朵里。
宋书记对秦锐的表现很满意。
说起宋建功这个人,有一点不得不讲,就是他非常擅长识人和用人。
要知道,每一个能坐到一定位置的人都是有自己特别的本事和能力的。
甭管是写东西的能力,还是结交朋友的能力,甚至是拍马屁的能力反正总得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
而识人和用人的能力可比这些写东西、结交朋友、拍马屁的能力强多了。
因为只要活着就免不了跟别人打交道,但凡打交道,你就得识人。
最简单的,识对方的长处与短处,再高一级别,识对方能不能为自己所用,以及用在哪里。
也就是说,识了之后,再判断能不能用,如果能用,用在哪里才能发挥对方的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写东西强的人不一定好用。
只会拍马屁的人也不一定不好用。
用错了人,很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用对了人,才能够稳固自己的位置以及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虽然不知道宋书记是不是把秦锐当作接班人,但很明显的是,宋书记在培养秦锐。
这一天,宋书记见到张石峰,故意问对方怎么看秦锐负责的这个活动。
张石峰虽然不清楚宋书记这么问的意图,但很快冷静下来组织好了语言。
他说道“秦锐这个同志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候太有想法不好,不瞒书记你说,我一开始并不看好他搞的这个学资本论的活动,建议他多考虑考虑工人的实际情况,可没想到开展的效果不错”
这一张口,就是老狐狸。
什么意思呢
张石峰在明贬暗夸。
表面上说秦锐太有主见,不听从自己的建议,实则是夸秦锐能顶住压力,连他这个老丈人的话都能做到不理会,说明秦锐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什么叫能干大事
就是能拿主意。
而能拿主意有好几层意思第一,能准确判断出当前的形势,第二,能果断做出正确的决策,第,能顶得住各方的压力。
因为很多时候,正确的决策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
而在当下那个时刻,你以为的正确不一定是别人认为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