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阶段性胜利 陛下依靠一下臣也没有关系……(3 / 4)

最后成了一段细长的“天鹅颈”。

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中间变了样的岛,震惊之声沸反盈天。

北岸如山崩地裂般的巨大动静,不仅惊动了全城百姓,就连远在荆湖里的水寨都被惊吓到。

梁家寨中,几个当家和小头目们如乱糟糟的无头苍蝇般聚在一堂。

大当家梁渠皱着眉头,问“打听清楚了,刚才那怎么回事该不会是官兵打来了吧”

二当家陆返心想,就算是官兵打来了,也不见得能闹出这般动静。

手下道“不是官兵,听说是朝廷在荆庭城北岸决口引河。”

梁渠大惊“决口了水淹过来了”

手下摇摇头“荆湖水位没有明显上涨,应当没有,不过有传言说,官府引河成功,现在荆庭城那段河道,已经不止颈口道,又多了一条道走。”

陆返同样面露震惊之色“朝廷的人马这才开始挖几天啊这么快就挖好了新河道神仙下凡也没这么快吧”

一群水寨小头目们议论纷纷“外面渔民们都说,现在朝廷派来主持治河的大官是禹神转世,只要用大戟沿着岸那么一划,就能让河流改道”

梁渠不屑冷哼道“胡说八道一群没见识的愚民朝廷的官一个个都是脑满肠肥的贪官污吏”

“好官早就死光了,能叫你们遇上”

众人见大当家如此说,只好默不作声。

唯独陆返起身,望着窗外荆湖掀起波澜的湖面,若有所思。

治河工程的第一阶段爆破引河赢得了一个开门红,工部一众官员们勉强松了一口气。

紧锣密鼓的二阶段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萧青冥和江明秋一众人自北岸乘船回到南岸,停驻在南岸最狭窄的颈口道附近的堤岸上。

工部尚书彭越小心翼翼走在陛下身侧,指着颈口道两侧密密麻麻施工的工程队,道

“用炸药爆破,炸出引水道,属于破坏性工事,并不算困难,整个治水工程最难之处,便在于这里的拦河围堤。”

萧青冥默默颔首。

在过去,汛期河水决堤需要堵决口时,一般都是在决口两侧,先用木桩往河床里打上前后两排、甚至三排木桩,高高的木桩露出水面,木桩上套绳索网兜。

再征用大量民夫,将泥土砂石装袋,一个个背到决口处,往河里投石土袋,石土一旦入河,会立刻被水流冲走,但会被网兜兜住。

即便第一排兜不住,还有第二排第三排继续拦截,直到大量泥土石袋渐渐叠垒堆积,由两侧不断往下倾倒泥土,夯实夯平。

自两边往中间不断延伸,最后彻底合拢,形成一道基础拦河泥土堤坝。

而后再用石料加厚拓宽,直到修成一道坚实深厚的新堤坝为止。

工部尚书犹豫道“但那些堵决口的法子,往往只是十数米、不过百米的小决口,这这段颈口长达一里,又是大河,水流无比湍急。”

“我们虽然用了最大最结实的木桩,但是五个里面也会有起码一两个,被冲断或者冲走导致进度比较缓慢。”

“关于这个问题”江明秋顿了一顿,道,“我们已经决定不用木桩了。”

工部尚书一愣,他昨夜刚听下面的人汇报木桩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才过了一个晚上,就有新方案代替了这速度也太快了。

几人正说着,下方河堤施工处渐渐传来一阵欢呼声。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条铁轨自驻地方向慢慢向河堤处延伸过去,数匹身强力壮的高头大马拉着运货车不断往河堤上运送。

车里装着一根根无比粗壮的实心铁桩,马在前面拉,还有民夫在后面推,可见其重量有多沉。

另外一边,皇家技术学院的老师学子带领着招募而来的工匠们,正在组装一架架巨型铁架组成的小高塔,分别在河口两侧牢牢固定。

荆庭城陈知府从来没见过这种玩意,愣了愣“那是什么”

方远航道“那是用来架设滑轮和索道用的。”

架设好的小铁塔在河口两端,如同两个站岗的巨人,中间连着几条足有小臂粗的粗麻绳,在江面上空凌乱的风中微微晃动。

铁塔外端安装有滑轮组,上面吊着同样粗长的绳索,民夫们将运来的铁桩用绳索固定好。

工程兵们熟练地操作着吊绳,将一根根一人都抱不住的硕大铁桩,沿着河岸延伸出去的堤口往河里吊,再由打桩工人们将之牢牢钉入河床里。

近看无比粗壮的铁桩,在萧青冥一行人的距离看去,却如同一根根细钢针,直插如奔腾急流的河中,却能迎着急流岿然不动。

陈知府哪里见过这场面,惊得瞠目结舌,指着堤口张大嘴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铁、铁桩拦河”

老天爷啊,那么贵重的铁器,平时百姓家里一根铁针,一口铁锅,一杆铁锄头都宝贝不已,现在倒好,那么大那么粗的一支大铁柱,就那样往河里扔,跟不要钱似的

陈知府看着都一阵肉疼“打造这几十根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