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大改造 叫嘲笑过咱们的人……(3 / 5)

几个学生将改良耧车的用法给村民示范了一遍,这下倒是引起不少农人的兴趣。大家都是在田里伺候庄稼的,是不是好用,一眼就能看出来。

拿着锄头的保甲只关心一个问题“这耧车,是给我们的,还是要钱的”

学子尴尬地相互看了看,穆棱道“可以先贷,等到秋收有了收成,再还钱就是。”

这话一出,村民们立马警惕地退后了好几步,连连摇头,表示他们不要。

穆棱等人皆是不明所以,唯独吴县令摇摇头,悄声道“你们知道春种贷吗前些年官府要求下面的村子必须借贷春苗和农具,还有耕牛,不管愿意不愿意,到了交税的时节,统一按照借贷的钱算,还有利息。”

“名为借贷,实为变着法增税呢。”

穆棱转念一想就懂了,前些年战事连年,朝廷没钱供养军队,必然要向民间索要,大户又多与官服胥吏勾结,将本该他们负担的粮税,变着花样转嫁给底下的农民。

也难怪大家对官服衙门畏惧如虎,甚至把他们当成洪水猛兽,完全不肯配合。

在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中,一个穿着墨绿绸衫的中年男子站在外围,冷笑着看着那群说话说得口干舌燥的年轻学子。

“哼,刚弄走一群油盐不进的税吏,又来一堆学生,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他身边一个老仆,点头哈腰道“吴老爷,那些来清丈田地的税吏,老奴带着银子去打点过了,可是他们竟然没有收,无论如何都要挨家挨户地丈量土地。”

“说是上面查问的很严,而且他们走了,还会再来一批人进行核验,如何对比田亩数出入太大,他们得吃不了兜着走。”

“您看这我们那可是足足三千亩良田啊,要是就这么给他们报上去,别说明天要交多少银两,光是今年要追缴补交的,都是一笔大数目。”

吴老爷手里转着两颗核桃,脸色阴沉“这事不能就这么任由衙门胡来,吴县令怎么说”

老仆道“吴县令说他也没法子,据说这事是京城里的大人物主持操办的,要求异常严格,不是平时的小打小闹。”

“不过,看这情形,不止是我们吴家,还有隔壁村的郑家,镇上的何家,都受不了了。”

“这几天,他们的书信来了好几封,就是商量怎么对付这件事。”

吴老爷冷冷道“京城的大人物那又怎样自古皇权不下县,便是皇帝老儿,也管不到咱们吴家村”

“实在不行,先提一下租子。”

老仆脸色有些发白,道“可是吴老爷,地租已经是三成五了,再高,恐怕下面的佃农不干了”

吴老爷瞥他一眼“不干又怎样吃西北风去他们不干,多得是人干。”

他冷眼看着人群中央的穆棱等人,对身边一个瘦削的年轻人道“谢知,知道该怎么做吗”

谢知是吴家的上门女婿,也读过书,可惜连秀才都不曾考中,只好一心一意当他的倒插门女婿。

“放心吧岳丈,小婿省的。”

谢知来到人群间,他虽没有功名在身,在吴家村却是个有名的文化人,村民们的目光一下便集中在他身上。

谢知满脸严肃地道“乡亲们,大家还记得过去的春种贷吗这些什么旱厕,耧车,不过是变着法的另外一种苛捐杂税罢了,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今天说不要你一文钱,说不定明天就要以各种借口开始收钱了”

“还说什么要指定去哪里如厕简直的滑天下之大稽历朝历代,从未听说如厕还要管的万一大家不去,下一步,岂不是要罚款”

“再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收取如厕费了”

“还有那个耧车,看着是新鲜,但是大家这么多年不也靠着自己下地翻地播种吗用了未见得有什么好处,说不准官府为了政绩,还要强买强卖”

“各种,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谢知的一番话,完全说到了村民的心坎上,这些农民一辈子黄土背朝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官府变着法从他们身上压榨血汗钱。

多年来被欺压的愤怒冲上头,村民们的态度一下子就恶劣起来,吵嚷着叫穆棱他们离开吴家村。

看着村民群情激奋的样子,穆棱也没了法子,一群学子面面相觑,脸上皆是一派愁云惨雾。

第一天出师,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众人灰头土脸回到泾河镇的县衙,聚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头戴绿色方巾的方宏,已经隐隐打起了退堂鼓“穆棱,我觉得这事咱们做不了。”

“我们只不过是群没身份地位的穷学生,既不是官差,也没功名,那些村民不愿意,难道我们还能强迫他们吗”

大家纷纷点头“就是,这些村民一点见识都没有,明明是好东西,还生怕我们害了他们一样。”

“活该他们穷苦受累”

一个学子期期艾艾道“要不我们一起回去,如果大家都完不成任务,学院总不会所有人都处罚吧”

唯独穆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