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程杳边开车边道“小姨,真有你的。我们系上都有外国学生穿上回族的衣服了。”
程澜道“他们本身就是吧那服饰上本来就有相通的地方。”
“反正最近华国的民族服饰在哈佛比较有存在感。时不时就能看到有人穿着。”
程澜今天穿的是旗袍,白色长袖的,秋装。高跟鞋里头还穿了裤袜。
程杳跟她穿得差不多。
下车的时候觉得风有点大,两人又各自加了一件羊毛披肩。
嗯,这披肩也是目前正在上架卖的。
十月了,正式入秋了。在室外得穿扎实点。
程澜对程杳道“一会儿有人给你递烟什么的,小心一点。不要因为对方是华人就降低了警惕。”
有些华人留学生也入乡随俗,吸食起了大麻。
学业太繁重的时候需要提神,尤其已经在实习的医学生。
两台手术接连下来就是打几个小时起步,人很难撑得住。
又或者就是想尝试一下那个飘飘欲仙的滋味
反正在漂亮国不会谈大麻色变,对此的道德底线就会降低不少。
而且,一样米养百样人。
还有的人甚至就是不怀好意,我在泥潭里也要把你拉下来才甘心。
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
程杳道“小姨,我知道的。我爸爸也告诫过我。”
程澜失笑。
合着萧清远也不想看到自己女儿染上这个瘾,那他卖得还那么起劲。
真是双标到一定程度了
本地同乡会的会长邱琳从咖啡厅迎出来,之前她到过哈佛和程澜打交道。
看到这两人一道,她指指她们道“程澜、程杳,你们这是姐妹花啊”
长得好像不是很像呢。
哈佛一年级新生里统共就几个华人,程杳早就进入了邱琳的视线。
而且知道她是父亲是个美籍华人巨富,但似乎一直未婚。她是从母姓的。
程澜笑道“姨甥,我是她小姨。”
“哦哦,原来如此。来,里边请”
这一次在校内推销民族服饰,邱琳对程澜的认知也是进一步加强了。
她第一印象觉得这真是一个敛财的好手,如果能招揽进同乡会大有好处。
很多华人留学生勤工俭学要不是受到教授赏识做助教,要不就是一些比较廉价的工作。
哈佛、麻省还好,校方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了不少优质的岗位。
但普通的学校就不好说了。
不过刚开始邱琳以为程澜是受雇于那家俱乐部来校内做推广,然后提成。
再进一步打听才知道她就是俱乐部的老板。
而且她名下还有更大的食品批发生意。都已经占据了七个州将近八成的、华人圈里的生鲜供应。
年收入估计在百万刀。这就不得了了啊
然后,又有人告诉她程澜有红色背景。她家有长辈常年住在玉泉山上的。
她每月向国内捐款5万刀,捐给前线。她丈夫在前线牺牲了。
亚运会她个人也捐了50万人民币。
这样的人就不是她能够降得住的了。
邱琳直接打消了收服程澜的打算,改为结交。
过年她预备组织在漂亮国的华国留学生去程澜将要开张的俱乐部玩耍,就是她的诚意之一。
另外,这一次程澜提出想通过她往全漂亮国的华人同乡会推广她的民族服装,她也满口答应。
她已经帮忙把几十本图册邮寄到相熟的各州同乡会会长手上了。
程澜承诺了5的提成,这让她也比较好做。
程澜其实也对邱琳做了些了解。
她也是国内,父亲在政府部门的级别还不低。
来漂亮国留学,参与组织了华国同乡会,这也是她在积攒人脉。
毕竟如今能来留学的,大多数还是精英。
在秋林看来,相对而言,程杳的背景就没有程澜的大了。
她继父目前只是北京公安的一个副处级领导。继父的奶奶、父亲的职务也不算太高,只到了厅级。
不过她生父是真的有钱
邱琳是打算把程杳当大户吃的。
同乡会收的会费不可能太高,很多留学生并不富裕。
但要经常搞活动,这里头就有不少富二代成了额外贡献费用的对象。
因为同乡会也是有一定门槛的。
如果读的是野鸡大学,哈佛、麻省这个档次的学生资源通常是接触不到的。
这种人想进来就只有多交会费。
但程杳本身就是哈佛的,她不稀罕。
而且她平时基本就还是国内那套做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对这种社交活动并不热衷。
所以,想吃她的大户不容易。她从小节约惯了